央廣網太原8月21日消息(記者張潔 張晉鵬 溫雅慧)電影的靈感,還得回老家來找!8月21日,動畫電影《浪浪山小妖怪》編劇、導演於水接受采訪表示,自己從晉南走到晉北,將古建文物融入電影創作。對于觀眾念念不忘的四個小妖怪是否能回到原來的生活,於水坦言,電影最后設計四根毫毛,就是想給小妖怪們一定的空間,但也取決于下一步的故事走向,“我覺得大概率是可以的。”

在第七屆山西文博會山西文化科技融合發展典型案例發布活動上,於水分享了這部動畫的創作過程,詳解了電影的靈感來源、動畫技術的應用和突破以及從傳統文化中尋找的各種靈感。作為山西人,於水將山西古建文物融入電影中,走遍了三晉大地,參觀了很多千年古剎,法興寺、雙林寺、佛光寺、永安寺……導演坦言,“有很多地方我以前都沒去過。”

活動現場,於水展示了他采風時拍攝的古建和文物照片,他邊介紹邊感慨,很多古建中的塑像美得讓人震驚,它們的形象被“復刻”到電影中,相伴小妖怪一路西行,也為這部動畫電影增添了一抹厚重的中華傳統文化底色。

要將文物古建的美完全展現在電影中,也并非易事。於水回憶說,當他看到長治觀音堂中紅色的云彩彩塑后十分震撼,就將這個紅色的云彩運用到電影“小雷音寺”的部分。但古建搬上銀幕,卻并不好“拿捏”,“一開始效果不太好,畫完以后像紅白相間的羊肉,后來又經過特效處理和優化,呈現出我們滿意的樣子。”於水說。

在隨后的采訪中,當於水被問及對目前電影的超高票房有何感想時,他表示當初也沒有對票房有什么預期,只想把作品做好,但票房成績確實讓他和團隊十分高興。同時他也表示,這個票房成績證明了二維動畫也有很大的市場需求。

如今,《浪浪山小妖怪》的爆火,也讓山西古建游再迎一波超高流量。看了電影看“原型”,近期打卡山西古建的游客量持續攀升。用一部電影帶火文旅,於水說全因自己太戀家,“每次坐火車回山西,一過娘子關就覺得回家了。所以創作中也不自覺地把‘家’里的東西呈現出來。”但於水也表示,電影帶火文旅的前提還是作品好看,只有在好作品的基礎上才能產生更多邊際效用。

督促孩子多喝水的豬媽媽、多次出現的北張村,於水的童年生活被折射在小豬妖的身上,這個善良而執著的小妖怪和他的朋友們,打動了千萬觀眾的心。電影結束的那一刻,大家意猶未盡,想知道四個小妖怪還能回到原來的生活嗎?導演於水告訴記者:“最后四根毫毛就是想有一定的空間,這也取決于下一步的故事走向,但我覺得大概率是可以的。”

編輯:尹琳岑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