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從相關部門獲悉,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北武當鎮來堡村的于氏家訓“勤耕讀 尚節儉 循法禮 孝鄉里 廉仕吏 存仁德”,連同村莊概況、一代廉吏于成龍生平、蘆則咀的仁心守護事跡、“強孩”的果園創業路及村莊導覽等內容,一同收錄于農業農村部指導、中國農業出版社編纂的《村莊里的家風家訓故事》一書。該書面向全國征集100個代表性鄉村家風家訓故事,山西僅3個鄉村入選,來堡村以多元立體的內容呈現,成為山西省展示優良家風傳承、推動鄉風文明建設的典型范例。
來堡村坐落于北武當山腳下,黃土高原丘陵地貌賦予其獨特的山水格局,千年文脈在此綿延。這個可追溯至唐代的村落,既是“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龍的出生地,也是中國傳統村落、山西省首批鄉村振興示范村。如今,該村以“于公故里、廉潔小鎮”為核心名片,依托于成龍故居建成廉政文化園,將廉政教育、家風學習與休閑采摘、現代觀光深度融合,讓百年家風在新時代鄉村振興實踐中煥發新生機。
這份傳承百年的于氏家訓,由成龍長孫于準整理《于清端公政書》時提煉而成,凝聚著于氏家族“清、慎、勤”的門風精髓。“種田不離田頭,深耕易耨,是其本分”彰顯勤勞務農的立身根基;“士子幸而上達,身雖貴顯,居家切要勤儉,不可奢靡”傳遞勤儉節約的永恒美德;“慈心濟眾,陰行方便,見義必為”倡導與人為善的處世之道;“德足以服人,才足以馭眾,言足以解紛”寄望后人以仁心立世、以清廉履職。字字箴言既是對先祖品格的傳承,更是對后代的諄諄教誨,如今已深深融入來堡村人的血脈,成為村民艱苦奮斗、積極進取的精神密碼。而蘆則咀的仁心守護、“強孩”的果園創業路等鮮活故事,正是這份家訓在當代鄉村的生動實踐,讓家風傳承有了可感可觸的現實載體。
《村莊里的家風家訓故事》聚焦鄉土間最樸素的家庭單元與村落共同體,通過鮮活敘事勾勒歷史文脈、展現當代生活圖景,生動呈現家風與鄉風交融、家訓與村約共鳴的鄉村風貌。該書出版后,將成為弘揚優良家風、推動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載體,為各地提供可借鑒的實踐模式。而來堡村的故事,也將帶著黃土高原的質樸與清廉底色,向全國讀者傳遞傳統家風的時代力量,展現山西鄉村在文化傳承與振興發展中的獨特魅力。(來源:方山縣委宣傳部)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