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西省大同市新榮區聚焦技能人才提質擴容,不斷完善培訓培養體系、搭建素質提升平臺、壯大產業工人隊伍。通過搭建培訓平臺、深化校地合作、聚焦平臺競賽三項舉措,構建“培訓—引育—創新”全鏈條培育體系,技能人才隊伍質量規模實現雙提升,為新榮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搭建培訓平臺 增強技能人才業務水平
新榮區通過特色培訓、師徒結對、以老帶新等方式,不斷拓展培養路徑,持續提升全區技能人才隊伍整體素質。
一是整合資源開展特色技能培訓。統籌培訓資源,開展多領域、多層次的技能培訓項目。組織農村婦女、待業人員等群體,開展掛件制作、果盤容器制作、小工藝品編織等特色技能培訓。近年來,累計培訓“得勝民間工藝品制作工”500余人,實現轉移就業150余人,有效帶動了本地群眾就業。
二是師徒結對培育青年人才。大同錫純新材料有限公司組織實施“師帶徒”培養,為每名青年員工選派技術過硬、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老師傅“手把手”指導,幫助他們提升技能水平。大同宇林德石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依托職工創新工作室平臺,技能人才劉雁偉帶領青年技術團隊深耕新產品研發與技術工藝攻關,累計培育青年技能能手30余名,這些骨干已成為企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形成“老匠育新銳”的良性循環。
深化校地合作 構建多元協同育才矩陣
摸清需求、校企協同、校地合作,深化產才融合為縣域高質量發展聚才賦能。
一是訂單式培養精準對接人才需求。大同錫純新材料有限公司與職業院校聯合探索“訂單式”人才培養,構建校企協同育人新機制。學生不僅要在校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還需到企業生產一線實習,由企業資深技術人員擔任實踐導師,實現“學生即學徒、教室即車間、教師即導師”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合格后可直接聘用為正式員工,有效推動人才培育與產業需求相適配。
二是校地戰略合作深化產學研融合。新榮區與山西大同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建立起長期穩定的政產學研合作關系。其中,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與山西大同大學聯合建設的“山西省特種石墨應用技術創新中心”成功申報省級技術創新中心,填補了新榮區這一領域在省級層面的空白。同時,組織山西大同大學教授、博士入企調研,聚焦人才需求、校企合作意向等核心問題,進行深入交流。
聚焦平臺競賽 提升技能人才創新活力
以賽促創、以賽促學、以賽提能,在全區營造“尊重勞動、尊重技術、尊重創造”的濃厚技能人才成長氛圍。
一是做好服務保障。通過線上分享、線下入企廣泛宣傳動員,鼓勵企業踴躍參加創新創業比賽,同時加強部門聯動,完善政策支持,提供精準指導服務,激發企業參賽熱情。
二是取得突破成果。在第六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山西選拔賽暨山西省第十一屆星火項目創業大賽中,經過層層篩選,大同錫純新材料有限公司半導體芯片材料生產項目在先進制造賽道脫穎而出,榮獲了大同市初賽二等獎、省決賽三等獎的佳績,填補了新榮區在“中國創翼”國賽舞臺上的獎項空白。(張選)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