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安8月19日消息(記者陳鏘 侯凱奇)在探索科技前沿的道路上,西部超導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西部超導)超導材料制備及應用技術創新團隊,二十多年來堅持不懈,讓超導材料從無到有、由弱至強,為中國的超導材料產業打造了堅實“筋骨”。

超導線材(央廣網發 西部超導供圖)

零的突破

2003年,中國加入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項目遭遇困境,國內超導材料產業尚處空白,無法提供核心線材。西部超導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馮勇及師兄劉向宏臨危受命,帶領技術骨干組建該企業,踏上從零開始的破冰征途。

“經開區‘急企業之所急’的服務理念讓我們受益良多。”企業黨委副書記、人事總監李軼媛回憶道。她說,從政策落地到人才引進,政府協同構建了產業發展的沃土。

前路荊棘叢生。“國內超導產業沒有經驗借鑒,項目需要解決多項‘卡脖子’難題。”李軼媛說。

為啃下ITER 項目核心線材制備這塊硬骨頭,成員以車間為家,調試工藝,分析數據。工藝流程繁復,曾經一支線材就斷線高達238 次。

歷經難關,團隊最終攻破開發出NbTi 超導線材用高均勻NbTi 超導合金全新熔煉技術,建成國內唯一、國際一流的低溫超導線材生產線。5110個日夜的不懈奮斗,團隊終于在2017 年完成了ITER 項目供貨,實現中國超導產業零的突破。

創新領跑

西部超導(央廣網發 西部超導供圖)

在超導材料研發的征途上,西部超導不斷拓展低溫超導技術的應用領域,成功研制出我國首根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MRI用超導線材。

這一突破不僅終結了國際巨頭在該領域長達三十年的技術壟斷,更以卓越的產品性能叩開全球醫療裝備巨頭的大門,企業成為GE醫療、西門子醫療的核心供應商。

技術突破不止于此。團隊還建成了國際領先的300毫米半導體級單晶硅生長用超導磁體生產線,實現了從設計研發到量產的全鏈條自主可控。

2024年,西部超導材料制備及應用技術創新團隊被授予“國家卓越工程師團隊”榮譽。目前,團隊累計攻克48項核心技術難關,形成20項測試和質量控制技術標準,實現了我國超導線材及應用產業化“零的突破”,其中MRI儀器用超導線材已占據全球市場份額的50%以上。

人才筑基

自創業以來,團隊一直堅持“師帶徒”傳幫帶,既搭梯子又壓擔子,技術專家手把手傳授技藝、面對面解惑,青年骨干在重大項目、關鍵攻關中經風雨、長才干。“我們培養出了一大批胸懷‘國之大者’、精通專業技術的接班人。”李軼媛說。

在持續創新的征程中,西部超導秉承“服務國家、造福人類”的初心,將創事干業的決心貫徹到行動中,不斷戰勝風險挑戰。如今,這支團隊平均年齡39歲,形成了60后技術奠基、70后中堅骨干、80后創新主力、90后新生力量的獨特人才矩陣。

當前,企業形成了以數十位稀有金屬材料加工資深專家為核心的創新技術團隊,鍛造了一支從事新材料及裝備研發、中試和產業化的高端人才隊伍。

從能源變革前沿到生命醫療戰場,從陸地飛馳的磁浮列車到深海探測的精密裝備,團隊正奮力書寫著中國超導應用新的故事。

編輯:劉昱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