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身邊常見的畫眉鳥、紅嘴藍鵲都是受法律保護的野生動物!”“私自飼養保護野生鳥類是違法,以后我發現違法飼養行為也會積極舉報。”9月26日,在兒童公園里遛彎的群眾看完宣傳資料后,紛紛表示不僅學到了實用的護鳥知識,更深刻認識到保護野生鳥類對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意義。

當天上午,西安市蓮湖區在兒童公園舉辦“保護野生鳥類、守護生態家園”主題宣傳活動,進一步增強公眾野生鳥類保護意識,營造全民愛鳥護鳥的濃厚氛圍。

工作人員為群眾做科普(蓮湖區委網信辦供圖)

活動現場,工作人員通過“展陳+講解+案例”的組合模式深入科普相關知識。一組組圖文并茂的展板海報生動展示了本地常見野生鳥類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及生態價值,吸引眾多市民駐足觀看。工作人員向過往群眾發放的護鳥宣傳手冊,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讀相關法律法規,重點強調非法獵捕、交易野生鳥類需承擔的法律后果,以案釋法警示群眾“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同時詳細講解常見鳥類的辨識技巧與科學保護方法。活動特別設置“線索舉報”引導環節,鼓勵市民爭當生態衛士,發現涉及野生鳥類的違法違規行為及時撥打舉報電話,共同織密野生動物保護網。

9月是陜西省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為了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蓮湖區精心組織、多方聯動,開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活動,營造了全民參與、共同守護的良好氛圍。

蓮湖區教育系統組織各學校開展“守護飛羽精靈,共筑生態家園”主題宣傳教育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樹立尊重自然、保護生態的理念,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良好氛圍。還鼓勵學生創作以保護野生鳥類為主題的微電影、動畫、繪畫等作品,并舉辦鳥類知識故事會、征文、演講等系列活動。各校還大力推進“小手拉大手”親子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和家長走進動植物園,近距離觀察和了解野生動植物;組織師生積極參與社區宣傳,以實際行動守護飛羽精靈,共同建設生態家園。

各街道、各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走進小區院落、餐飲商戶,通過現場宣講、散發傳單、設置展板等形式,引導居民認識鳥類、關注鳥類、保護鳥類,自覺抵制捕獵、售賣野生動物等違法犯罪行為。邀請律師、法官、執法人員等法律專業人士舉辦多場次專題培訓,為基層工作人員依法開展保護野生動物工作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支撐和實操指導,激發群眾對自然生態的熱愛與責任感。

經過多形式的宣傳,生態保護意識已在蓮湖蔚然成風。9月10日,土門街道永豐社區富力壹號居民發現一只小鳥移動緩慢,疑似腿部受傷。該居民想起之前社區關于野生鳥類的科普,將情況告知了社區。社區立刻開展救助,聯系相關部門,將受傷小鳥送到野生動物急救點進行專業救治。

接下來,蓮湖區將以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為契機,持續健全野生動物保護長效機制,全力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為推進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繪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貢獻力量。(楊曉亮)

編輯:蘇睿楠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