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融作為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部署的“五篇大文章”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應對人口老齡化、賦能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抓手。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分公司緊跟國家戰略步伐,錨定養老金融核心賽道,以“保險保障為基、文化服務為翼、適老服務為橋”,構建“保險+養老+服務”全方位生態體系,既用專業保障筑牢老年群體風險防線,又以多元服務豐富晚年精神生活,切實將“金融為民”理念轉化為守護銀齡幸福的生動實踐。
保險護航:筑牢老年群體風險保障屏障
作為養老金融服務的核心支撐,中國人壽壽險天津市分公司聚焦老年群體最關心的健康保障需求,持續優化老齡險產品供給與理賠服務,讓保險成為老年生活的“定心丸”。
源自2007年中國人壽與天津市老齡委的創新之舉——全國首個老年專屬保險“助老健康御險”,多年來歷經持續的產品迭代優化,不僅為老年群體筑牢意外傷害保障防線,更新增老年人特定疾病保障責任,以全方位保障守護銀發族的健康與安心。2025年前三季度該項目累計為14萬余名老年人提供風險保額近850億元,賠付金額超千萬元。薊州區桑梓鎮的王大爺就真切感受到這份保障的力量——他不慎摔倒造成右脛腓骨干骨折后,家人提交了理賠申請,中國人壽薊州區支公司快速響應,賠付近3萬元,大幅覆蓋醫療支出。“沒想到真用上了,自己也少受點累。”王大爺的感慨道出了眾多老年客戶的心聲。
為破解老年群體理賠“折騰”難題,公司在薊州等地設立專屬服務點,從報案、材料提交到賠款到賬,全程專人跟進指導,讓高齡、行動不便的客戶無需奔波。“保險沒讓‘摔倒’變成‘倒下’,既減輕了身體痛苦,更緩解了經濟壓力。”簡潔的服務承諾背后,是中國人壽對老年群體需求的精準回應。
文化賦能:搭建銀齡風采展示多元平臺
在筑牢保障防線的同時,中國人壽壽險天津市分公司深知精神養老的重要性,積極投身“文化養老”事業,為老年群體搭建展示自我、樂享生活的舞臺,讓晚年生活更具質感與溫度。
2025年10月,作為全國第16個敬老月的重要活動,“弘揚孝親敬老美德、共建老年友好社會”敬老月文藝展演在津圓滿舉辦。活動現場呈現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藝盛宴,充分展現了天津市老年群體“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活力風貌。
同月,中國人壽壽險天津市分公司作為贊助支持單位,全力助力“新朝陽工程·2026中老年春節特別節目”天津地區海選活動。活動現場不僅提供了專業的場地設施保障,公司還為全體參賽者提供場地責任保險,切實消除安全隱患。“中老年群體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中國人壽始終將服務中老年群體、發展養老金融置于重要戰略位置,愿以實際行動助力‘文化養老’事業發展。”現場相關負責人說道。
適老服務:打造貼心便捷的銀發服務體系
針對老年群體身體機能與操作習慣特點,中國人壽壽險天津市分公司從“環境適配、流程簡化、服務下沉”三方面發力,打造有溫度的適老化服務,讓老年客戶辦事更省心、更安心。
線下網點全面推進適老化改造:在全市分支機構增設無障礙坡道、防滑地墊與愛心座椅,柜面配備老花鏡、放大鏡、急救箱等便民物品;開設“銀齡服務窗口”,安排經驗豐富的專員優先接待老年客戶,提供“一對一”業務指導,避免老人因流程復雜反復跑腿。針對智能設備使用困難的老年群體,公司柜面服務專員手把手教老人操作手機App查詢保單、辦理保全,不讓“數字鴻溝”阻隔保障。
對行動不便的高齡、失能老人,公司延伸上門服務。理賠專員可上門收取材料、講解賠付進度,保單服務人員可上門辦理投保確認、受益人變更等業務,同時可以為獨居老人提供保單整理、保障權益梳理等增值服務。此外,公司還將適老化細節融入服務全流程,比如把保險條款轉化為“大白話”口頭講解、提供大字版投保須知,讓老年客戶清晰了解權益,真正實現“服務跟著老人需求走”。
“一個國壽、一生守護。”中國人壽壽險天津市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公司將持續深耕養老金融賽道,不斷創新養老金融產品與服務模式,優化“保險+養老+健康+服務”生態體系,既持續筑牢老年群體風險保障屏障,又不斷豐富文化養老服務供給,為天津中老年群體打造更優質的健康養老體驗,為地方養老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國壽力量。(來源:中國人壽壽險天津市分公司)
(注:此文屬于央廣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