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上合有約 津彩非遺’2025國際青少年天津文旅行——天津博物館站”活動在天津圓滿舉辦。
天津博物館黨委副書記錢玲在歡迎致辭中表示,天津博物館自1918年建館以來,始終與這座城市同呼吸、共成長。館內珍藏的21萬件文物,是城市歷史發展的縮影,也是城市文化脈絡的見證。本次活動特別邀請中外青少年朋友們走進天津博物館,也是希望能為大家搭建一個近距離感受津派文化、深度體驗中國傳統非遺的平臺,感受這座城市的活力和脈動。
活動現場(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圖)
開幕儀式上,武清區君姿靈智文化傳媒帶來的《小哪吒》群舞,調皮可愛、舞姿靈動,展現了青少年奮發向上的昂揚斗志;天津市人民體育館體操武術隊的少年們則以矯健身姿、剛勁動作,完美詮釋了中華武術的精氣神,F場觀眾和中外青少年為他們的精彩表演,頻頻鼓掌歡呼。來自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魯班工坊的巴基斯坦留學生雷曼、瓦斯卡、烏馬爾、穆杉和來自南開大學的塔吉克斯坦留學生吳莫凡,共同向天津博物館送上象征吉祥與友誼的文創絲巾禮物,這條黃色的絲巾,象征著古老的絲綢之路在新時代煥發出的璀璨光芒。贈予天津博物館,寓意博物館作為文化交流的窗口,將繼續見證并促進“一帶一路”框架下文明的對話與互鑒。
國際青年們還向天津和即將舉行的上合組織天津峰會送上誠摯祝福。吳莫凡說:“我目前在南開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已經在天津生活了將近三年。今天能夠來到天津博物館參加‘上合有約 津彩非遺’2025國際青少年天津文旅行活動,我感到非常榮幸和激動。天津不僅是一座現代化大城市,更是一座擁有深厚文化魅力的城市。在這里,我親身感受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非遺項目的獨特魅力,也更加體會到中外文化交流的意義。作為一名外國青年,我非常珍惜在天津學習和生活的機會,也愿意把我所看到、感受到的中國文化分享給更多的國際朋友。在此,我預祝上合組織天津峰會圓滿成功!”
留學生體驗非遺制作(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圖)
儀式上,天津楊柳青畫社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安子寧向國際青年贈送特色年畫文創產品,希望他們能夠深度了解楊柳青年畫的制作工藝,向世界傳播楊柳青年畫的文化內涵。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網絡安全和信息化辦公室主任管振宇向5名上合組織國家青年代表頒發“津派文化城市體驗官證書”,并宣布活動啟幕。中外青少年們在天津博物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共同參觀了“百年中華看天津”主題展,深入了解了天津的發展歷史和文化積淀過程。
活動嘉賓合影(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圖)
隨后,大家來到文化活動室,天津博物館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非遺項目掐絲琺瑯粉彩畫的制作工藝,并帶領中外青少年體驗制作方法。翠竹、海浪、牡丹花等一幅幅寓意美好、色彩艷麗的掐絲琺瑯粉彩杯墊畫就在青少年們的筆端應運而生。楊柳青畫社非遺傳承人向中外青少年介紹了楊柳青木版年畫勾、刻、印、繪、裱的傳承體系,以及傳統年畫圖樣展現出的鮮明中華民族特色和天津地域文化特征。中外青少年分成五組,共同繪制“我心中的中國畫卷”,他們拿起特制的筆,飽含深情地蘸著各色顏料,彼此交流著繪制技巧,將對天津的熱愛付諸筆端。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巴基斯坦籍留學生烏馬爾說:“我在天津學習生活已經3年多了,魯班工坊的老師們教給了我很多技術,讓我很快成長。我非常高興能有機會參加今天的活動,剛才參觀天津博物館,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津派文化’的內涵,制作的掐絲琺瑯粉彩畫很漂亮,這種非遺技藝很奇特,我會向更多的國際青年介紹這項非遺技藝,讓更多外國朋友愛上中國文化,愛上天津!”(來源: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