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11月23日消息(記者褚夫晴)近年來,天津市河西區認真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將“大城細管、大城智管、大城眾管”作為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關鍵路徑,著力解決市容市貌、社區治理、交通秩序等民生實事問題,建設宜居、韌性、智慧城區,讓市民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激活城市建設“新引擎”
結合天津市重點任務,河西區大力實施“三個百萬”提升工程,即修繕354萬平方米老舊小區,改善隆昌路、賓友道等161萬平方米道路沿線,這里道路沿線包括市政道路、建筑立面和“平改坡”項目,提升102萬平方米園林綠化,目前已全部完工。對天塔、城市天際線、劉冠雄舊宅、外國語大學等點位開展現代化光環境改造,進一步提高城市亮化水平,提升市民夜間出行與休閑體驗。
同時,圍繞道路治理、小區治理、環衛管理提升等方面,加大資金投入,實施提升環衛管理水平、老舊小區改造和新建口袋公園等項目。隨著上述基礎設施建設的持續落地,海河西岸的景觀布局進一步優化、綠化空間進一步拓展、人居環境進一步提升。
治理市容環境“煥新顏”
河西區以“大城三管”為抓手,全力提升市容環境秩序。在“大城細管”方面,河西區精雕細琢強健根基,以精準施策帶動資源優化配置,開展市容環境綜合治理,深化城市環境大清整大提升攻堅行動,累計出動攻堅行動志愿者17.4萬人次,出動環衛、園林等作業人員13.9萬人次,清除衛生死角1.2萬個,日均清理垃圾量640余噸,全力提升城市環境面貌。在“大城智管”方面,河西區采用“政府+企業”合作模式,堅持系統性、整體性,進一步升級拓展智慧城市管理平臺,新增燃氣設施、市政設施、環衛作業等應用場景,充分利用物聯網、大數據、無人機+AI等前沿技術,融合物聯網定位技術、大數據分析及GIS地理信息系統,實現全區全覆蓋無盲區不間斷巡查。在“大城眾管”方面,河西區共建共享凝心聚力,持續深化“區級統籌、街道落實、社區服務、群眾參與”的四級治理體系,將全區劃分為1422個網格,圍繞“治臟、治亂、治差、治違”4方面內容開展治理,并不斷強化“街道社區聯動+社會力量共治”的多元機制,廣泛吸納駐街單位、商戶、志愿者等力量加入治理隊伍,引導群眾共謀治理,調動群眾共建共管,服務群眾共享成果。
暢通城市運行“微循環”
交通秩序是城市運行的“血脈”,血脈不通,城市就會“生病”。河西區作為全市行政中心、金融中心,機動車日均出行量逾49萬輛,市內六區第一。為緩解市民出行壓力,河西區組建了交通治理專班,深入開展“三整治一提升”行動,嚴管闖信號、不禮讓斑馬線、亂鳴笛等不文明行為,嚴治酒駕醉駕、超速超載、飆車炸街等交通違法行為;優化交通組織,提升道路通行效率;施劃限時停車區域,嚴管嚴治違法停車,管服并重規范靜態交通秩序,通過系統、綜合、依法和源頭治理,有力提升群眾出行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5年以來,河西區道路交通死亡事故起數和人數實現了雙下降,同比下降16.7%。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