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8月20日消息(記者周思楊)為迎接即將到來的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促進文明互鑒與民心相通,天津外國語大學國際傳媒學院“聆風致雅,薈萃海河”實踐團近期在天津市展開系列實踐活動。青年學子化身文化使者,將生動的津派文化課堂送入基層,以實際行動架設文化傳播橋梁。

實踐團走進“津青驛站”(央廣網發 實踐團供圖)

實踐團首站來到“學習強國”津青驛站。作為全國首個專門面向青年的“學習強國”線下陣地和全國首批優秀案例,“津青驛站”為青年提供了沉浸式學習平臺。實踐團成員在此交流互動,深化理論認識,為后續面向社區青少年開展文化傳播打下堅實思想基礎。

實踐團在社區開展非遺教學活動(央廣網發 實踐團供圖)

肩負傳承津派文化的使命,實踐團深入濱海新區茶淀街道清園里社區和大港街道曙光里社區,精心組織特色文化課程。團隊將“藍色海河文化”與“紅色黨政文化”巧妙融合,帶領孩子們深入探索津派文化精髓:從中西合璧的建筑文化,到千帆云集的漕運傳奇;從“風箏魏”“泥人張”的精湛非遺技藝,到海河兩岸的紅色革命印跡。成員們以“理論講解+動手實踐”為主線,通過圖片展播、實物展示和親手示范,引導社區青少年沉浸式領略津派文化之美。

實踐團帶領青少年體驗制作非遺作品(央廣網發 實踐團供圖)

“原來我們的家鄉文化這么了不起!”一位小朋友在完成泥塑后自豪地說道。在實踐團成員帶領下,孩子們親手為沙燕風箏描繪紋樣,將“狗不理包子”“天津麻花”等特色元素融入彩泥創作……跟隨著津派文化的腳步,孩子們驚嘆于非遺技藝的精巧絕倫,更是在專注制作中深刻感受到“精益求精、執著堅守”的工匠精神,體悟到其中蘊含的和諧共生理念與深厚家國情懷。許多孩子表示,以后要向更多人介紹津派文化,當好家鄉的小小文化傳播者。一顆顆文化自信的種子,正伴隨著他們對家鄉的熱愛悄然萌發。

實踐團負責人表示:“青少年擁有獨特的創新視角與蓬勃活力,是傳播家鄉文化的生力軍。未來,我們將繼續深耕津派文化沃土,創新課程形式與內容,引導青少年在文化浸潤中堅定自信,主動擔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傳承者、弘揚者。”青少年親手創作的文化作品及其展現的熱情,將化作一抹亮麗的青春名片,讓世界聽見津門文化的聲音,為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注入生生不息的青年力量。

編輯:褚夫晴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