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綜合集成應用發布會上獲悉,被譽為“亞洲水塔”的青藏高原,地表總儲水量超過10萬億立方米,約是黃河200年的徑流總量。這一龐大水資源體系不僅孕育了長江、黃河、塔里木河等全流域服務中國水資源的江河,也孕育了雅魯藏布江、瀾滄江—湄公河、怒江—薩爾溫江等大江大河,為我國及下游20多億人口的水資源保障提供了重要支撐。

第二次青藏科考通過系統觀測和綜合集成研究,明確了青藏高原經歷的三次環境轉型奠定了“亞洲水塔”“冰—水—氣”劇變過程及其引發的冰凍圈災害鏈風險,并發現“亞洲水塔”供水能力正顯著增強。

科考還顯示,“亞洲水塔”每年的水汽凈輸入量超過1萬億立方米。然而,受“亞洲水塔”下游南亞、中亞大部分國家粗放的水資源管理方式和人口快速增加影響,上游供水量增加難以滿足快速增長的用水需求,因此亟須加強區域性應對和國際協調,推動更有效的水資源可持續管理措施落地。(記者 耿銳仙 見習記者 唐艷平)

編輯:孔明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