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亞太地區基礎設施融資和PPP聯絡網會議在寧波舉行
央廣網寧波9月3日消息 “中國推廣PPP的實踐經驗很受啟發,寧波的城市可持續發展項目成效令人嘆服,寧波經驗對亞太地區國家具有重要借鑒意義,期待今后不斷加強合作。”在2日舉行的第三次亞太地區基礎設施融資和PPP聯絡網會議上,聯合國亞太經社會副執行秘書Hongjoo Hahm對寧波“PPP助推城市可持續化發展”經驗給予高度評價。
近年來,寧波在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的道路,高標準推進綠色發展方面成效顯著。特別是2013年以世界銀行生活廢棄物收集循環利用示范項目為契機,通過PPP項目合作方式,全面加快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助推城市綠色發展。
其中,生活垃圾焚燒廠、廚余垃圾處理廠兩個項目被國家財政部評為PPP示范項目,廚余垃圾處理廠成為全國廚余垃圾建筑中第一個綠色建筑設計標識項目,寧波率先成為國內具有完備分類設施的城市。
同時,《寧波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將在下月全面實施。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有害、廚余、其他等四色分類,采用“一類垃圾一套收運體系”。特別是對于可回收低值廢棄物,通過“搭把手”等智能回收體系,推動“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兩網融合,目前已在700多個小區推廣,預計到2021年底建成3800個回收站點,實現全市城鄉全覆蓋。
寧波垃圾分類工作在2018年度全省考核中排名第一,今年在住建部發布的全國46個重點城市排名中名列前三。
“寧波通過機制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和老百姓生活福祉有效結合,建設綠色、低碳、友好的社會,為其他城市提供了發展樣板。”財政部PPP中心主任焦小平表示,寧波的零排放垃圾處理項目非常具有代表性,也向國際社會展示中國正在走綠色發展之路,期待PPP項目在寧波實現新一輪的高質量發展。
不少與會代表對寧波建設綠色、智慧、可持續城市的成效給予高度肯定,希望借鑒寧波經驗,加強與中國企業的項目合作。
截至目前,寧波市項目管理庫內的46個PPP項目中有42個項目已完成社會資本采購,落地率達91.3%,高于全國28.1個百分點,成功引入社會資本投資801.3億元。
據悉,下一步寧波市將在垃圾處理、污水處理方面全面實施PPP改造,并優先保障健康養老、環境保護、文化體育等民生項目,重點推進長三角交通一體化等重大項目實施。(甬派客戶端記者 董娜 通訊員 周曉靜 楊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