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員、外賣員穿梭在街巷之間,用腳步與車輪織就服務網絡,讓線上“一指點單”與線下“一鍵直達”的便捷成為日常,他們用“快速跑”讓市民盡享“慢生活”。在皖北一座歷史悠久、充滿活力的城市——安徽省界首市,正以精準貼心、務實高效的舉措織就暖“新”服務網絡,讓這些新就業群體切實感受到真切的關懷與關愛。

“騎手地圖+專屬車位”:打通騎行“順暢路”

為破解騎手送餐找路難、停車難的痛點,界首市精準發力建設“友好小區、友好商圈”:繪制清晰的樓棟圖、地形圖,讓騎手快速定位送餐地址,告別“繞路跑”;在東城街道東旭小區,市委社會部聯合城管、房產中心、物業公司協同發力,專門劃定“外賣騎手專屬車位”,物業團隊還對車位進行實時巡查管理,確保騎手到點有位停、停車無顧慮。從“找路難”到“一眼辨”,從“亂處放”到“專屬停”,界首市用細節優化,為騎手打通了服務途中的“順暢路”。

“暖新驛站+鐵塔電站”:搭建休憩“溫馨港”

奔波途中的一杯熱水、手機沒電時的一個充電口,都是騎手最需要的“及時雨”。界首市聚焦騎手戶外工作需求,累計建設70個“暖新驛站”,驛站內休息座椅、飲用水、充電插座等設施一應俱全,成為騎手歇腳、補水、充電的“臨時小家”;同時科學布局“鐵塔換電站”,騎手只需幾分鐘就能完成電瓶更換,徹底解決“續航焦慮”。這些貼心的服務點位,就是散落在城市各處的“溫馨港”,讓騎手在忙碌間隙能卸下疲憊、補充能量。

“榮譽認證+身份賦能”:激活成長“動力源”

“被看見、被需要”,是激發騎手內生動力的關鍵。界首市積極為騎手搭建價值實現平臺:餓了么外賣員饒排偉、美團外賣員曹慶新被推薦為“阜陽市十佳網約配送員”,用榮譽認可騎手的辛勤付出;美團外賣員劉中超、李虎,餓了么外賣員呂麒宣、包杰等10名騎手被聘為“食品安全監督員”,讓騎手從“服務者”變身“監督者”。這份特殊的身份賦能,不僅提升了騎手的職業榮譽感,更讓他們在工作中找到了歸屬感,激活了自我成長的“動力源”。

“權益守護+共治參與”:共繪城市“溫情卷”

“雙向奔赴”的溫暖,才是城市治理的最美底色。在保障騎手權益方面,界首市建立聯動調處機制:當騎手與商家、平臺發生糾紛時,市委社工部牽頭市場監督管理局、綜治中心矛盾調處工作站等部門聯合介入,高效化解矛盾;同時聯合司法局、市場監管局謀劃制定規范性文件,為騎手權益筑起“制度屏障”。而騎手們也以“主人翁”姿態反哺城市:依托職業優勢,通過“騎手共治微信群”上報社會治理、社會治安、安全生產等問題,用“隨手拍”推動問題“即時辦”,延伸治理觸角、消除治理盲區。這種“城市護騎手、騎手愛城市”的雙向奔赴,正共同描繪出界首市充滿溫情的治理畫卷。(孫占鋒)

編輯:張琳琳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