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8月13日消息(記者 阮修星)8月13日,記者從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簡稱“服貿會”)健康衛生服務專題媒體通氣會上獲悉,健康衛生服務專題作為服貿會九大專題之一,今年將連續第5年亮相北京首鋼園區。
發布會現場(央廣網記者 阮修星 攝)
本屆健康衛生服務專題由北京市衛健委牽頭,首都會展(集團)有限公司承辦。北京市科委、市民政局、市醫保局、市藥監局等單位以及經開區、海淀區、昌平區、大興區等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重點區深度參與。專題將繼續以“全球服務 共享健康”為永久主題,以“智領未來 健康生活”為年度主題,將在首鋼園2號館設置專題展,并同期舉辦“首都國際醫學大會”等近20場各類會議、論壇和配套活動。
北京市衛健委一級巡視員鄭晉普介紹,專題展設置了“智療云樞前瞻矩陣”“全民健康服務矩陣”兩大展示體驗區。目前,招商招展工作已經全部完成,邀請世界500強及行業龍頭企業參展率達54%,國際化率達53%。全球知名科學與醫學信息服務機構愛思唯爾,以及專精特新企業代表納通科技、圖湃醫療、強聯智創等均為首次參展,GE醫療、西門子醫療、邁瑞醫療、禮來、阿斯利康、強生等6家世界500強企業及瓦里安、聯影醫療、飛利浦等行業龍頭企業連續參展。一些具有先進技術和市場影響力的產品將通過服貿會平臺進行全球首發、中國首展。此外,專題展區還將舉辦系列簽約洽談、成果發布活動。
今年獲批備受關注的國家人工智能應用中試基地項目將在專題展集中發布,場景化、實例化呈現精準診療和生物醫藥AI研發全流程15個環節,同時重點展示醫療人工智能賦能的標桿應用案例及成果。展區還設計圍繞健康管理、養老服務以及中醫藥健康三大方向,現場開設“服貿健康大講堂”,圍繞體重管理、心理健康管理等話題開展科普知識講座,持續提供可觀、可感、可獲及、接地氣的健康科普服務;健康優先專區優促計劃主題展,精選北京市醫療機構前沿成果轉化項目,構建起醫療衛生領域創新實踐與應用價值的多維展示平臺;康養服務專區聚焦醫養融合服務模式、社區居家養老解決方案、智能化適老化家居與輔具等,全面呈現老齡健康和養老產業的最新趨勢與實踐成果。北京康養集團作為行業龍頭企業代表將繼續參展,展示一站式、多元化、全覆蓋養老服務解決方案。
在配套活動方面,將組織舉辦“2025年服貿會健康衛生服務專題創新成果發布暨專題啟動活動”以及“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第七屆科技創新大賽(機器人醫療應用場景)等重量級活動。啟動活動聚焦2025年醫藥健康事業和產業協同發展的大事件、新成果,集中發布一系列重量級科研成果和簽約項目,舉辦醫企沙龍,促進交易洽談,為“三醫”部門和各區進行政策解讀、活動宣介和招商引資提供良好機遇。
北京市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李德娟介紹線上線下48家機構參展,其中線下參展機構27家,國家中醫醫學中心、國家中醫藥出口服務貿易基地、中醫藥上市公司等龍頭機構占比48%,創歷年新高。同仁堂、中國中醫科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等行業領軍機構將亮相,全方位展示中醫藥傳承創新、開放發展的時代新貌,向世界傳遞中醫藥的現代化活力與國際化潛力。廣安門醫院的“廣醫?岐智”大模型,將讓觀眾全場景沉浸式體驗“AI中醫未來診室”;西苑醫院與企業科研轉化成果小型化經絡調理機器人首展;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將交出亮眼“走出去”答卷,31家基地整體亮相;服貿會期間將舉辦4場中醫藥專題論壇和1場政策研討會,聚焦中醫藥海外創新發展、中西醫結合重點人群健康管理等國際化服務、中醫藥數字化發展等前沿熱點話題,邀請海外組織駐華代表、阿盟駐華代表處大使、兩院院士、國醫大師作主旨報告,擬發布《中醫國際醫療服務指南》等10項標準;策劃“中醫藥 24 節氣養生打卡”活動。
中國醫院協會常務副會長毛群安介紹,今年服貿會期間將繼續舉辦首都國際醫學大會,包括全體大會和多場平行論壇,圍繞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醫藥健康產業發展、“人工智能+醫療健康”、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球健康治理、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等多個領域,邀請國內外知名院士、專家、國際學術研究機構負責人圍繞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等主線,開展深層次研討交流。論壇還將集中展示中國衛生健康領域的創新成果與國際合作進展,發布《BMJ中國醫院臨床研究國際影響力報告》《數字醫療藍皮書》等專業研究成果。
今年的健康衛生服務專題重點梳理“北京服務”品牌案例進行集中展示。其中包括西門子研發的全球首款且唯一獲得國家藥監局準入的光子計數CT;GE醫療“京研京造”的磁共振設備搭載“腦心同治及腫瘤精準診療應用方案”,實現一次打藥,腦心同掃;阿斯利康深耕并“重倉”投資中國,在京投資25億美元,建立第六個全球戰略研發中心以及高標準產業化項目;微元合成生物將展示國內首個利用合成生物技術研發的新食品原料阿洛酮糖等。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