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兼具趣味性、實戰性與知識性的“治理實戰課”,看丹街道社區書記工作室——九浩友鄰“社區治理能量”閃學營,在北京市豐臺區看丹街道中海九浩苑社區熱鬧開營,助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模式落地生根。
閃學營現場
社區治理如何打破“單打獨斗”的困局?政策落實怎樣做到既快又準?突發矛盾該用哪把“金鑰匙”來化解?來自其他街道社區的6位社區儲備干部齊聚于此,在互動交流中碰撞出思維火花,在模擬演練中提升實干本領,為黨建引領下的基層治理注入新活力。
閃學營現場
活動伊始,“社區關鍵詞”破冰環節迅速點燃現場氛圍。抽簽紙上,“網格員”“業委會”等社區工作高頻詞與分隊信息隨機組合,抽到簽的學員結合關鍵詞分享工作感悟——“網格員就像社區的‘毛細血管’,必須把居民的需求摸得清清楚楚”“業委會是居民和物業之間的‘潤滑劑’,協調到位能省去不少麻煩”……短短10分鐘,原本不太熟悉的參與者因共同的工作感悟迅速熟絡起來,兩支“治理戰隊”快速組建完成,推選隊長、確定隊名,一場“實戰比拼”已然蓄勢待發。
隨后,“資源拼圖共建賽”拉開戰幕。“這里有2名志愿者、500元活動資金,還有轄區企業愿意贊助,怎么用這些資源辦一場老年人防詐騙宣傳?”主持人出題后,現場擺放的模擬社區地圖上,居民樓、商鋪、小廣場等區域清晰可見,兩支隊伍手持“資源包”迅速展開熱烈討論。“廣場人流量大,適合設置宣傳點,志愿者可在此負責發放宣傳手冊”“商鋪老板能夠協助張貼海報,有助于擴大活動的宣傳覆蓋面”……隊員們不僅在地圖上精準標注出資源投放的“最優方案”,還運用思維導圖梳理出“居民骨干牽頭、商戶聯動配合、志愿者具體執行”的多方參與路徑,生動詮釋了“九浩友鄰”品牌凝聚合力的內涵。
閃學營現場
帶教書記陳嵐如表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核心在于凝聚合力。依托‘先豐站’黨群服務陣地,‘九浩友鄰’品牌的生命力就在于打破壁壘。社區治理不是‘單兵作戰’,關鍵是建好‘資源清單’,用活‘聯動機制’,讓分散的資源串成線、連成片,讓‘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真正落地。”
閃學營現場
“政策快問快答傳送帶”環節同樣精彩紛呈。“請問‘接訴即辦’普通訴求的辦理時限是多久?”“社區養老服務驛站的服務對象包括哪些?”主持人話音剛落,兩支隊伍的隊員們迅速排成長隊,答完題的隊員立刻跑到隊尾,下一名隊員隨即接力答題。現場氣氛緊張而熱烈,20道涉及民生保障、社區服務等多個領域的政策題被一一“攻克”,配套的解析手冊助力大家查漏補缺。一位學員笑著感慨道:“平時政策學習大多是看文件,這種形式讓我記得又快又牢。”
備受期待的“情景重現:12345時刻”環節將活動推向高潮。活動現場給出“凌晨3點,3號樓管道爆裂,業主群里已經炸開了鍋,該怎么處理?”“業主之間因噪聲問題發生矛盾怎么辦?”等四組涵蓋社區常見問題的突發場景題目。兩支隊伍抽題后迅速分工。面對“管道爆裂”場景,一隊流程清晰:“先聯系物業關閥,在業主群里說明情況安撫業主情緒,接著分工維持現場秩序、聯系維修隊、統計業主需求。”另一隊補充道:“要同步上報街道應急辦,社區治理不能單打獨斗。”
閃學營現場
陳嵐如說道:“‘九浩友鄰’的核心是‘友’,是鄰里間的守望相助。在處理突發情況時,響應速度是基礎,服務態度是關鍵,要讓居民切實感受到問題‘有人管、能解決’,從而筑牢基層治理的‘橋頭堡’。”
從資源整合到政策落地,這場“閃學營”以黨建引領為核心,依托“先豐站”黨群服務陣地,推動“九浩友鄰”品牌理念落地實踐。未來,中海九浩苑社區將持續以陣地為依托、活動為載體,促進治理智慧交流共享,讓社區服務更具溫度、治理更有精度,使共建共治共享的“九浩友鄰”模式深入人心。(來源:北京市豐臺區看丹街道中海九浩苑社區)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