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26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連日來,華北北部至東北地區中部強降雨持續,部分地區出現大暴雨。各地及時有效應對,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河北省保定市氣象臺昨天(25日)繼續發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易縣、涿州市等地出現強降水。易縣縣域內多條河流出現山洪,部分橋梁受損,一些村莊進水。

易縣尉都鄉黨委書記潘耀華:25日上午我們開始陸續轉移臺壇村河道沿岸的41戶、88名受威脅群眾。目前大部分群眾已經投親靠友,其他人員在臨時安置點的日常生活也能夠正常保障。

在涿州市,強降雨造成城市內澇,導致多條道路、多處橋梁通行受阻。當地緊急調配排水設備,組織專業人員在各個積水點開展排澇工作。涿州市內交通逐步恢復。

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應急管理部會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昨天緊急調撥折疊床、毛巾被、毛毯、應急照明燈、家庭應急包等2.3萬件中央救災物資,支持河北、陜西做好受災群眾緊急轉移安置和救災救助工作。

北京迎來入汛以來的最強降雨天氣過程。北京軌道交通地面及高架線路視降雨情況啟動雨天行車組織預案,保障列車運行安全和乘客出行安全。

門頭溝區應急管理局副局長宋樂:組織三道防線應急搶險力量6000余人在崗備勤,提前攜帶物資裝備在重點部位前置。提前做好群眾轉移工作。加強管控,落實重點點位防范措施。

在內蒙古,強降雨昨天持續。在通遼市奈曼旗西遼河攔河樞紐段,工作人員提前清理河道內阻礙行洪的淤積物,確保行洪安全暢通。

奈曼旗河道堤防管護中心副主任孫建軍:我們堤防管護總長是55公里,提前排查好有沒有鼠洞或者雨淋溝,防止出現決堤。

為應對強降雨天氣影響,鐵路部門動態調整旅客列車運行方案,當前到29日,針對京包、呼鄂、包蘭、包西、集二、集通鐵路等途經高風險區域的旅客列車,提前實施停運避險措施,確保旅客列車運行安全。

編輯:王勝留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