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為立體展現福建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以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和扎實成效,央廣網福建頻道特別策劃推出《非凡“十四五”》系列主題報道,以“數據圖解+有聲播報+現場探訪+專家解讀”的全媒體視角,展現“十四五”以來各行各業奮勇爭先建設“活優富美”新福建的非凡成就,感受催人奮進的5年之變。

聽!福建高質量發展的奮進之音

 

“數”讀福建這五年

以數字“耕”新閩山閩水,用實干振興田野鄉村,“十四五”期間福建書寫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壯闊答卷。

“‘十四五’以來,福建農業農村保持了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預計‘十四五’確定的特色現代農業發展主要指標可如期完成,為全省發展大局發揮了‘壓艙石’作用。”福建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福建省鄉村振興局局長陳明旺9月18日如是說。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2021年以來,福建省第一產業增加值每年保持3.4%以上的增長。

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是“中國稻種基地核心區”。高標準制種基地里,雜交水稻迎來收割(央廣網發 陳震 攝)

中國農民豐收節前后,八閩大地稻香四溢。這五年,“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加大穩糧惠農政策支持力度,深入推進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良田、良種、良機、良法“四良”深度融合,全省糧食生產面積、總產量、單產每年都實現“三增長”。同時,特色農產品量足質優,“海洋牧場”“森林糧庫”更加豐足,穩居全國海水種業規模第一,“三茶”統籌發展成效顯著,茶葉單產水平、茶樹良種覆蓋率、涉茶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數量領先全國。

鮑魚產業展現福建特色現代農業強勁活力。圖為“中國鮑魚之鄉”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央廣網記者 龔雯 攝)

山海協奏,數字賦能,閩鄉沃野鋪就興業富民的幸福路。

截至目前,福建累計建設省級以上現代農業產業園31個,農業產業強鎮108個,全省“一村一品”專業村達2532個。福建綠色優質農產品品牌“福農優品”采用品牌管理數字化平臺,覆蓋4000多款名特優新農產品。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集聚發展,閩臺農業融合發展走在前沿,種業創新水平不斷提升,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不斷突破,科技裝備條件大幅改善,農業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農業一二三產融合持續深化,農村電商、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新業態蓬勃興起……福建鄉村特色產業優勢做得更優、亮點做得更亮,2021年以來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年均增長8.1%。其中,2024年達28525元,高出全國平均水平5406元。

福建省三明市夏茂鎮俞邦村,如今生態美、村莊美(央廣網記者 龔雯 攝)

五年來,福建堅持把深化改革作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法寶,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推動一批重點改革舉措落地見效。農村基本經營制度鞏固完善,開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保障農民合法承包權益。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持續深化,“十四五”以來完成產權交易15571宗,成交金額105億元。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不斷健全,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1297家,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超16萬家,丘陵山區農業生產托管、“供銷農場”等模式得到推廣,有效帶動小農戶融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

扎實推進特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堅定不移走具有福建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福建農業農村發展活力煥發,新圖景將持續刷新。

【記者Vlog】探訪“十四五”福建樣板

【專家連線】解碼新福建之農業農村“啟示錄”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 胡冰川:

“十四五”以來,福建農業農村發展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縱觀其經驗,最突出的兩大支點便是科技引領與特色產業。福建深刻認識到,農業現代化的核心在于新質生產力的培育。全省實施56項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培育138個新品種,其中白羽肉雞“圣澤901”打破國外長期壟斷,雜交水稻制種面積連續七年全國第一。數字農業和智能裝備的推廣,使工廠化育秧、高速插秧機、無人機植保等新技術普及到丘陵山區,真正讓小農戶也能搭上現代化快車。科技已經成為福建農業發展的第一驅動力。

與此同時,福建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山海兼備的獨特稟賦,把“小特產”做成“大產業”。茶葉、食用菌、竹筍等傳統優勢產業集群化、全鏈條化發展,竹林面積和竹筍產量穩居全國首位;“三茶”統籌推動,安溪鐵觀音、福鼎白茶成為走向世界的名片;海洋漁業更是展現出“向海圖強”的底氣,大黃魚、鮑魚、石斑魚等品類全產業產值均超200億元,深遠海養殖裝備和種業創新保持全國領先。福建還通過“福農優品”統一品牌矩陣,推動4000多款綠色優質農產品走進全國市場,農文旅融合、農村電商蓬勃興起,讓特色產業真正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支撐。

福建的實踐表明,現代農業必須把科技創新與特色產業發展緊密結合。一方面,用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打造新質生產力,為農業注入持久動能;另一方面,依托資源稟賦,走差異化、集群化和品牌化的特色產業之路,把生態優勢、區位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科技為農業注入內生動力,特色產業為鄉村開辟致富路徑,兩者相輔相成,共同繪就了福建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生動圖景。這不僅是福建的探索,也是全國農業強國建設的重要啟示。

監制:伏成鐳

策劃:陳洪亮

記者:龔雯 張子劍 羅曉英

視頻:龔雯 張語欣

音頻:張語欣

設計:張子劍

鳴謝:福建省農業農村廳 古田縣委宣傳部

編輯:羅曉英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