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山大學圖書館內,數百名學生正通過5G網絡流暢地參與線上學術講座,高清視頻無卡頓傳輸;在華南理工大學體育館里,一場萬人活動的多機位直播數據正通過5G-A網絡穩定回傳……這些無縫連接的日常,正是廣東聯通高速網絡賦能下的智慧校園新圖景。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2025年“信號升格”專項行動評測結果,廣州聯通在高等院校等重點場景的網絡質量評測中表現卓越,榮獲“高等學校場景網絡質量獎”。
據統計,截至2025年,廣州高校數量為84所,是全國高校第二城,匯聚省內一半以上高校及絕大部分名校。網絡速度作為智慧校園運轉的“生命線”,直接關系到數十萬師生的線上研學效率和校園生活體驗。廣東聯通堅持以場景為中心、問題為導向,搭建了覆蓋網絡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管理體系,系統性地提升網絡質量與用戶體驗。
數字底座夯實智慧校園基石
高校場景具有同時在線人數多、數據流量大、用戶位置朝夕移動的鮮明特征。為此,廣東聯通針對每所高校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優化方案,綜合采用5G-A網絡升級、參數優化、多頻段協同等有效措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廣東聯通針對每所高校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優化方案
在中山大學(大學城校區),因校園面積廣闊,受物理空間限制,圖書館、體育館等大型場館內部存在個別弱覆蓋區域,廣東聯通通過室外宏站與室內分布式天線系統(DAS)的協同建設,實現校園99%以上無縫覆蓋,5G駐留時長占比達到100%,可穩定支撐萬人級活動的實時高清直播、智能安防、環境監測等物聯網設備的海量數據回傳。
目前,廣東聯通已在廣州大學城全面部署三載波聚合(200MHz+60MHz)5G-A技術,網絡下行峰值速率達1.2Gbps以上,上行速率突破200Mbps,為數字時代“智慧校園”建設打下堅實網絡基礎。
創新技術賦能智慧校園新生態
在華南理工大學(五山校區),廣東聯通聯合華南理工大學將聯通5G校園隨行專網與教科網能力融合,打造首個省級5G教育專網,滿足智慧教育應用的多樣化網絡需求。目前已統一對接廣東168所高校,有效實現5G教育專網的快速設計和開通,降低成本和周期。
5G隨行專網采用自動化認證機制,實現業務“天級”發放、“秒級”平滑對接,師生無需更換手機卡,即可在校園內外無感切換公專網。開通5G專網的師生,無論是寒暑假在家,還是出差旅行,均可直接通過手機4G/5G網絡或者電腦連接手機熱點,在全國范圍內免VPN訪問學校本地化部署的滿血版DeepSeek-R1、科學計算平臺、應用系統、圖書館數據庫等校園網內部資源。同時,依托廣東省教科網, 廣東省5G教育專網通過省教科網已有線路資源,將以輕量化的全新接入方式陸續落地省內各高校,接入教科網的高校不需要投資即可短期開通,融合于聯通5G專網和廣東省科研網,構建“5G云網一體+N個應用”的新模式,為高校教務管理、師生學習科研、信息化教育新生態等提供云網底座,推動5G+IPv6規模化部署。在廣東省5G教育專網支持下,校內網絡速率可提升20倍,“智慧校園”各類智慧應用將成為觸手可及的現實。
“有了5G校園專網,我們隨時隨地都能登校園網,再也沒有VPN焦慮了!”華工計算機學院的陳同學表示。依托5G校園專網,在校師生可享受在校內和校外“無感知”訪問校內網的服務,為教學科研的高效開展提供便捷。據統計,廣東聯通5G校園隨行專網9月份日均在線用戶數近4萬戶,日均上行流量達32.6GB,下行流量達952GB,訪問業務內網時延從24ms降為18ms,速率提升20倍。
“信號升格”鑄就全域覆蓋新標桿
自“信號升格”專項行動啟動以來,廣東聯通成立專項工作組,高效推進網絡升級,目前在廣州共完成超2000個5G站點開通和500個基站擴容。除校園場景外,在交通樞紐、大型場館等重點場景建設方面,已率先實現廣州市14條地鐵線路近800公里雙方向5G全線覆蓋,打造全國軌道交通5G覆蓋規模最大示范項目,在大灣區文化體育中心創新應用4T4R、3CC載波聚合等先進技術,有效提升室內網絡體驗。
從“有信號”到“好信號”,再到“用好信號”,廣東聯通正逐步構建起支撐數字校園高質量發展的連接基石。未來,廣東聯通將繼續把高質量5G網絡轉化為推動教育數字化、賦能教學科研的關鍵基礎設施,持續深化“信號升格”成果,為教育現代化注入更強勁的連接動力。(來源:廣東聯通)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