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自古以來便是嶺南有名的荔枝生產基地,有著“千年荔鄉”之稱的茂名市高州市根子鎮元壩村綿延著6000多畝的荔枝林。2018年,元壩村黨支部決定依托當地特色資源,打造鄉村振興樣板村。

鄉村改造初期困難重重,元壩村的村容整治問題亟待解決,這為黨支部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和建設粵韻荔村的目標增加了難度。面對困境,元壩村如何突圍,成了“兵支書”吳勇光和元壩村黨支部心中的要事。

吳勇光出生于茂名高州市根子鎮,2012年參軍入伍,并獲評“優秀士兵”光榮稱號。2014年退役后,吳勇光選擇回歸家鄉投身鄉村振興事業。身為“90后”,吳勇光雖年輕但志氣不短,作為“兵支書”,他成為元壩村振興事業的“領頭雁”。

吳勇光與村中老人交談

一片兵心突困境

元壩村起初的環境并不樂觀。村場十分密集,卻只有一條水泥路,房屋也較為破舊。部分村民面對環境整治的號召存在抵制情緒,甚至認為鄉村建設只是“走過場”。

部隊的經歷讓吳勇光深知隊伍“領頭羊”的重要性,模范先鋒的帶動是隊伍的重要力量。團隊協作和模范先鋒兩項“法寶”給予了吳勇光啟發,為解決元壩村的困境,他與黨支部決定開展“黨員+帶頭”行動。

在老書記的帶領下,吳勇光與黨支部成員耐心細致地做好群眾工作:“我們和鎮駐村干部逐家逐戶上門做思想工作,第一次不行,就第二次、第三次。這個時候,黨員帶頭示范就很重要了。”吳勇光組織黨員深入村民的家里、田地間,為村民講解政策,還建立村民理事會微信群,將村莊的變化以音樂相冊、圖片等形式發布,強化村民群眾意識和鄉村凝聚力。

與此同時,吳勇光還進一步組織開展“黨員聯系戶”“美麗大比拼”“初一、十五全民清潔日”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在黨建引領下,元壩村全體成員都積極參與到鄉村振興之中,元壩村的1個黨總支、2個黨支部、4個黨小組,74名黨員帶領著12條自然村,512戶2522人開啟了家鄉振興的新征程。

如今的元壩村道路整潔、鳥語花香,建成“3公里嶺南鄉村風貌示范帶”“茂名鄉村振興精彩100里風貌帶”,獲得“國家森林鄉村”的稱號。吳勇光用一片“兵心”帶動元壩村走出困境,也帶領元壩村走向更大的“戰場”。

為荔枝打個“翻身仗”

荔枝作為元壩村千年來的產業,但“果賤傷農”、產業結構單一、技術水平低等問題限制了元壩村荔枝產業的發展。2020年12月,吳勇光當選元壩村黨總支書記,他與元壩村黨支部開始深挖和創新當地特色資源,讓元壩村的荔枝重煥生機,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吳勇光與元壩村黨支部創新“黨支部+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民”模式,黨員帶頭鉆研種植技術,牽頭“土專家”成立技術隊伍,整合荔枝種植、倉儲、物流等資源,統一標準,統一管理。自此,由黨建引領的荔枝產業開始如火如荼地發展起來。

在國家農業政策的支持與根子鎮黨委的引領下,結合元壩村創新產業模式,元壩村的荔枝品種得到改良,優質荔枝的培育使得元壩村成功打造出了特色荔枝品牌,荔枝價格提升后農民的收入也隨之增長。

2022年,高州市推出“我在高州有棵荔枝樹”定制活動后,吳勇光迅速發動元壩村黨員,帶領村民通過電商平臺直播手段,創新“荔枝定制”模式,讓消費者提前定制了2393棵荔枝樹,荔枝銷量得到提升,荔農增收也比以往提高一倍以上。

如今,引進先進冷鏈保存技術與直播銷售模式后,元壩村的荔枝不僅能走出廣東,更能夠快速地運輸到全國各個地區,被全國人民所品嘗,荔枝產業年產值已達2.5億元。村民臉上的笑容和鼓鼓的口袋,彰顯了荔枝“翻身仗”的成功。

荔枝“兵團”的不斷壯大

當站在根子鎮紅荔閣之上,眺望元壩村,目之所及是一片郁郁蔥蔥的荔枝林,綠葉上生發著一團團丹紅錦簇的飽滿荔枝。荔枝林下的元壩村儼然是一幅田園詩歌的詩意景象,寬闊的公路、熱鬧的果園,熙熙攘攘的游客為元壩村帶來了新的生機。

“我們充分發揮駐村第一書記專業優勢、村干部帶頭人的技術特長、黨員種植戶的技能作用,帶動荔枝種植、加工、電商、文旅等全面發展。讓黨員本色、軍人本色在帶領全村發展產業,增收致富中起到真正的帶頭作用。”吳勇光秉持著熾熱的“兵心”,繼續發揮著黨員的積極帶頭作用,將軍人本色熔鑄于元壩村的振興建設之中,帶動全村成員共同努力。

從鄉村治理到荔枝產業,再到旅游、文化產業的發展,吳勇光的鄉村振興“戰場”不斷擴大。在創新模式的管理下,小小荔枝撬動了鮮果加工、文化旅游、電商、民宿等13種產業。如今,元壩村家家戶戶種荔枝、制干果、釀蜂蜜、做電商,呈現出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新圖景。

元壩村旅游文化產業的發展隨之蒸蒸日上,在鄉村環境得到有效治理后,元壩村憑借當地特色資源,打造了根子河碧道、紅荔勝境、水墨橋頭、初心廣場等一系列網紅打卡經典地點,吸引了眾多游客。在黨員帶頭和人人參與的氛圍之下,元壩村逆襲成功,從“落后村”變為了“省十大美麗鄉村”“省文明村”,更榮獲“冠軍村”的稱號。

“一果興,百業旺。”如今的元壩村村民臉上洋溢著笑容,荔農的生活像荔枝一樣甜。“全村父老鄉親的富,才是農村發展的福。”吳勇光的“兵心”沒有被辜負,元壩村擁有了日益壯大的億元大產業,村民的生活逐漸富了起來。

一顆顆荔枝就像吳勇光火熱的“兵心”,鐫刻在元壩村的美麗畫卷中,照亮了吳勇光家鄉振興的道路,結出了元壩村美麗富強的累累碩果。(來源:廣東省退役軍人事務廳)

編輯:張順鵬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