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保定10月1日消息(記者李瑤 見習記者禹云飛)當長安街的華燈次第點亮夜空,天安門廣場的花海簇擁著隨風飛揚的旗幟,千家萬戶的團圓飯香漫過餐桌——這個國慶,有人舉杯相慶,有人踏歌而行,而首衡集團的勞動者們,正以另一種方式書寫深情:他們俯身冷鏈車廂搬運帶露蔬菜,穿梭交易大廳碼放新鮮果蔬,在晨光與星輝里守護著京津冀“菜籃子”的安穩。
這些忙碌而溫暖的身影,用“倉廩實”的堅實保障托起民生日常,讓萬家團圓的餐桌上,始終飄散著最踏實的幸福味道。
首衡高碑店市場繁忙清晨(央廣網發 首衡集團供圖)
晨光熹微時
新鮮啟程 守護萬家味蕾
“黃瓜到貨兩車,北京物美超市的訂單優先配貨!”國慶首日,首衡高碑店市場蔬菜商戶楊順春的吆喝聲穿透了交易區的喧囂。他的檔口前,五輛短駁車正同時采購裝貨。這位“黃瓜大王”依托市場上百家合作物流企業,確保新鮮蔬菜能在2小時內送達北京各大商超。
新鮮黃瓜(央廣網發 首衡集團供圖)
相鄰的蔬菜交易區,“韭菜一姐”符秀華熟練地指揮著工人,將剛從廣東運來的韭菜搬運下車,進行分揀、打包,這些新鮮的韭菜將在接下來的3個小時內被東北、西北、華北各省的采購商和商超經理搶購一空。為應對節日需求,她提前與產地簽訂包銷協議,確保每天穩定供應。“市場給我們配備了低溫倉儲,韭菜從田間到京津冀餐桌不超過36小時”,她擦拭著額頭的汗水笑道,首衡通過“產地直采+智慧物流”模式,既保證了節日供應,也降低了物流損耗。
在食品安全檢測中心,檢測員正專注操作精密儀器。45分鐘內就能完成200多個樣品的制備,日均檢測超1300次,對農殘等關鍵指標實行“一票否決”。“我們市場農殘快檢合格率長期穩定在99.9%以上。”檢測中心負責人表示,“國慶期間交易量大,我們更得盯緊每一筐菜的品質,這是對消費者的承諾”。
人間煙火處
穩價保供 托起民生溫度
交易區的熱鬧場景里,蘊藏著多維度、可感知的民生溫度。
“為了做好國慶假期的保供,我們一個月前就進行了全方位籌備,組織相關人員進行產地貨源對接、物流效率優化、市場行為規范、食品安全檢測等工作,確保節日產品安全穩定供應。”首衡集團黨委書記、總裁魏樹儉介紹。
節前數月,首衡就組織商戶對接云南、山東、海南等核心產區,鎖定節日貨源,并依托全球業務網絡保障高端水果供應。
水果商戶正在備貨(央廣網發 首衡集團供圖)
來自內蒙古的采購商苗猛對此深有體會:“這里的菜不僅品質好,價格也穩,我們的蔬菜從來沒斷過供。”節日期間,首衡運用大數據平臺實時監控交易量、庫存及價格,建立預警機制,蔬菜水果價格與節前基本持平,保證百姓的"菜籃子"裝得滿、拎得穩。
“不僅要讓大家買得到,更要買得起、買得放心。”首衡高碑店市場蔬菜商戶張進余邊理貨邊說,面對去年極端天氣導致的菜價波動,首衡迅速協調資源穩價保供。今年備貨,他更有底氣,“供應鏈穩了,心里就踏實”。
這份底氣,源于首衡韌性十足的供應鏈。從產地到市場,從物流到倉儲,每一環節緊密配合,不僅保障了供應和價格穩定,更讓百姓在節日期間吃得豐富、安心。
萬家團圓日
平凡堅守 筑牢民生根基
市場有序運行的背后,是無數平凡崗位的默默付出。
首衡高碑店市場管理員辛林洋國慶期間依舊保持“日行萬步”,穿梭于各區域記錄情況:貨物擺放規范、消防設施完整有效……從清晨到日暮,這樣的巡查要重復無數次。
市場管理員巡查登記(央廣網發 首衡集團供圖)
上午8點,保安們正熟練指揮車輛,保障道路暢通。市場秩序井然、市民采購順利,這一切讓他們覺得,再辛苦也值得。
商戶張金山在張家口經營水果26年,如今每天清晨從容開攤,不再像早年需半夜搶貨。他的從容底氣,來自首衡搭建的高效供應鏈平臺。海南芒果、云南藍莓、泰國榴蓮……依托首衡冷鏈網絡,這些水果6小時即可從高碑店運至張家口,走進尋常人家。他每年發出近4萬噸果蔬,讓北方百姓跨越地域與季節,盡享四方鮮味。
“我來首衡7年,親眼見證百姓菜籃子的變化。”裝卸工姜建民一邊檢查貨物一邊說,“現在南果北貨,應有盡有”。
國之大者,為民而立。舉國歡慶之時,我們不會忘記那些在晨光中出發、深夜歸家的人們——首衡的商戶、管理員、貨運司機,以及無數在平凡崗位上默默付出的普通人。
菜籃穩,則民心穩;民心穩,則社會安。這不僅是樸素的家國情懷,更是首衡對祖國堅定的承諾。依托暢通的供應鏈、智慧化的管理,首衡持續夯實民生保障之基,以扎實的實績獻禮祖國,以堅實的擔當書寫新時代的民生答卷。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