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硬核”直播在河北省淶水縣火熱上線。由淶水惠農麻核桃協會與縣融媒體中心聯手打造的“淶水麻核桃”專場直播,正通過鏡頭向全國網友展示該縣麻核桃的魅力。這場“媒體+產業”的生動實踐,正是淶水縣以媒體賦能特色產業、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的縮影。

今年以來,淶水縣積極探索“媒體+”賦能路徑,通過構建多維度、立體化的宣傳矩陣,將“淶水麻核桃”這一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推向更廣闊的舞臺,不僅擦亮了產業“金字招牌”,更以“小核桃”撬動“大產業”,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從國內走向國際 影響力持續擴大

2024年10月,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一帶一路”地理標志品牌推廣清單,“淶水麻核桃”作為保定市唯一入選產品,以中英文雙語形式在全球范圍內推廣其品牌歷史、特色與優勢。借助這一國家級平臺,“淶水麻核桃”品牌國際認知度顯著提升,為拓展海外市場奠定了基礎。同時,淶水縣依托“淶水麻核桃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2021年獲批籌建),積極聯動黨報黨刊等主流媒體與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平臺,構建起“網上網下一體、內宣外宣聯動”的宣傳體系。多渠道、高頻次的宣傳有效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帶動了產品銷量的增長。

從“賣產品”邁向“賣文化”

為深化品牌價值,淶水縣將媒體傳播與文化賦能、非遺傳承緊密結合,推動產業由單純銷售產品向輸出文化價值轉變。由縣古典家具、淶水麻核桃產業振興專項小組牽頭,當地正積極打造文化IP和活動矩陣。此外,通過設立“核桃工坊”等互動體驗區,開放非遺核雕技藝體驗,吸引游客深度參與,實現從“看”到“玩”的升級,有力推動“文商旅”融合發展。

在非遺傳承方面,依托非遺工坊,淶水縣持續開展核木雕職業技能培訓與競賽。僅2024年,就培養出河北省工藝美術大師2名、“保定工匠”2名、“淶水工匠”6名,成功叫響“淶水核·木·雕匠”勞務品牌。既提升了從業者的技能水平、社會認可度和收入,也增強了產業的文化厚度與市場競爭力,進一步鞏固了“中國核桃看淶水”的行業地位,實現文化價值與經濟價值的雙贏。

數字賦能 直播經濟激活產業鏈條

淶水縣啟動“頭雁領航·直播助農”計劃,組建“理論教學+實戰實訓+資源對接”三維培訓體系,培育出“支書帶你選好核”等特色直播IP。通過系統培訓,全縣已有超3000名農戶與企業人員掌握了電商運營技巧并參與直播銷售,不僅直接拉動了麻核桃銷售,更帶動形成了涵蓋麻核桃清洗、美容、雕刻、工藝品深加工及配套電商運營服務的完整產業鏈,創造新型就業崗位2萬余個,數字賦能為產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目前,淶水麻核桃種植面積達10萬余畝、400余萬株,覆蓋全縣15個鄉鎮、惠及8萬農戶,年產值約20億元,占全國市場份額超七成。產業的規模化發展與媒體傳播的疊加效應,使麻核桃成為名副其實的富民產業。同時,產業鏈的不斷延伸,正推動形成“種植—加工—銷售—文旅”全鏈條增收模式,助力鄉村振興。(賈晨陽 岳雷雨)

編輯:李瑤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