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定興縣北河鎮鄭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熱鬧非凡,鄭村武獅第五代傳承人張建華耐心地為參與暑期排練的大學生們講解技藝:“手腕控方向,腰勁帶擺頭,靠眨眼、張嘴表達喜怒哀樂……” 細致的動作拆解,讓年輕學員們對武獅表演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鄭村武獅培訓現場(魏榮亮 攝)
鄭村武獅是定興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20世紀50年代,當地村民以傳統的吵子會為基礎,對外來的武獅技藝進行學習改良,逐漸形成獨具特色的鄭村武獅。如今,年輕人的加入為鄭村武獅注入了新鮮血液。
張建華在指導大學生動作細節(魏榮亮 攝)
“從2023年開始,我每個假期都來學武獅,希望能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創新出一份力。”大學生李三洋的話道出年輕學員的心聲。據了解,像李三洋一樣在寒暑假來學習武獅技藝的高中生、大學生還有16名,均來自本村及周邊村。
為扎實做好鄭村武獅的傳承工作,鄭村武獅積極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今年4月,定興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的武獅社團正式成立,吸引了眾多學生加入學習,目前社團成員已有48人。社團指導老師褚柯新介紹說:“學生們編排的‘校園版’武獅,既保留了傳統套路,又融入了課間操元素,很受大家歡迎。”
學生們在張建華指導下練習武獅基本功(魏榮亮 攝)
近年來,為做好非遺的傳承與發展,定興縣堅持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理念,構建多層次保護體系。通過開展“民俗花會大拜年”“非遺展”“非遺進校園”等活動,鼓勵傳統產品生產企業和代表性傳承人適應市場需求,積極打造非遺IP, 并將非遺與鄉村振興緊密結合,走出了一條彰顯定興特色文化的傳承發展之路。(郭慶偉)
編輯:禹云飛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