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自貿港13個重點園區之一的海南生態軟件園,是驅動產業升級的“數字心臟”和展示開放創新的重要窗口,其戰略地位舉足輕重。在封關運作的歷史節點,海南省澄邁縣公安局以創新警務模式深度融入園區發展,為這片數字經濟高地筑牢平安基石,其探索實踐,正是以“公安擔當”為自貿港宏偉藍圖寫下的力透紙背注腳。
在海南自貿港全島封關運作的關鍵節點,澄邁縣公安局聚焦海南生態軟件園這一數字經濟引擎的發展需求,創新構建“智慧警務+精準服務+協同治理”模式,將警務力量深度融入園區肌理。通過駐點守護、服務升級、知產保護等硬招實招,澄邁公安著力打造“零距離服務、快準穩化解、立體化守護、全鏈條治理”的護航體系,成為企業安心創業、人才舒心發展的“平安后盾”。
以“管得住”的力度守護創新核心
“真的太感謝澄邁公安的民警了!我們是園區里一家做手游研發的公司,在上線的游戲中發現有人搭建‘私服’,盜用我們的游戲進行非法牟利,公司經濟面臨巨大的損失。”澄邁縣公安局接到企業報案后,立即啟動專項偵查機制,連續多日排查IP地址、追蹤資金流向,協調網安部門提供技術支持。最終,在馬村邊檢站民警的協調下,成功將犯罪嫌疑人抓獲。
民警到企業指導如何防控風險點。甘景軒 攝
“當民警告訴我們嫌疑人已全部抓獲,損失資金還能追回時,我們全公司都松了一口氣。”園區內某游戲公司客服主管邢先生說道。據了解,這是海南首例網絡知識產權侵權案件,涉案金額達3000萬元。此案雷霆出擊,充分展現了澄邁公安對數字經濟核心權益的堅定保護力度,彰顯了“管得住”的強大威懾力以及對保護創新核心權益的堅定決心。
民警走訪園區內企業。甘景軒 攝
隨著2025年12月封關臨近,跨境數據流動和知識產權保護成為園區企業關注焦點。澄邁警方趁熱打鐵推出“商業秘密保護禮包”,包含風險評估表、防護指南和合規手冊,深入多家重點企業開展“一對一”合規體檢。針對游戲、人工智能等行業特點編制《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指南》,成為企業研發團隊的“安全手冊”。
今年以來,澄邁縣公安局搭建公安機關與政府監管部門、司法機關、游戲企業、行業協會“五位一體”的聯動網絡,依托“游戲數據維權直通車”機制,開通“涉企知識產權案件綠色通道”,實行“優先受案、優先偵查、優先追贓”三優先服務,并聯動海南省知識產權法院、仲裁機構推行“刑事+民事”維權銜接機制,實現涉企知識產權案件“快速受理、精準研判、高效處置”。這套全鏈條保護體系,為創新之火筑起了堅實的法治屏障,是“管得住”的制度化保障。
以“放得開”的便利激發園區活力
“在自助終端上填信息、拍證件照,全程不到20分鐘就完成受理,現在身份證已經郵寄到了,根本沒耽誤上班!”在園區工作的張女士開心地說道。
這個占地不到30平方米的園區警務室,卻有著覆蓋戶政、治安等20多項業務的“警務便民服務機”。“以前辦理戶籍證明和遷移手續,還需要前往窗口,現在只需要在園區門口的警務室內,將材料提交到這臺自助辦理機,大大縮短了企業的時間。”園區警務室的相關負責人介紹道。澄邁公安通過創新警務服務模式,將警務窗口遷移至園區門口,有效解決了企業員工“上班沒空辦、下班沒處辦”的難題,這“一站式”服務,正是“放得開”理念的生動實踐。
園區內的外籍人員在公安服務窗口咨詢辦理業務。甘景軒 攝
針對封關后外籍人才需求,澄邁縣公安局在園區設立“外籍人員專屬服務通道”,實現工作許可和居留證件“一窗通辦”。“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模式為企業節約了80%的時間成本。民警的主動服務同樣深入企業日常,“王總,最近員工在辦證或工作生活方面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有需要協調解決的問題隨時跟我們說。”民警到園區的例行走訪已成常態。企業負責人感慨:“反映的問題總能快速解決,上周提的交通秩序問題,現在就好多了。”
民警與園區內企業座談,了解相關需求。許爾生 攝
據了解,這種“想到企業前面”的服務理念,覆蓋網絡安全培訓、員工戶籍辦理、停車場整治等方方面面,以高效便捷的服務優化營商環境,釋放了“放得開”的吸引力。今年以來,已為園區23家企業高效辦理備案手續,企業跑腿次數減少70%。
這些貼心服務讓企業和群眾切實感受到便利與溫暖,不少企業負責人感慨:“園區內的公安窗口就像‘身邊的服務站’,讓我們能更安心地投入生產經營,發展底氣更足了!”
以“管放結合”的智慧夯實平安根基
海南生態軟件園作為高新技術企業聚集地,對法治化營商環境、安全保障和高效服務有著特殊需求。澄邁縣公安局針對園區特點,在“企業警長”機制基礎上創新推出“全時響應”服務模式,通過“線上實時對接+線下定期駐點”的雙機制,將警務服務深度融入企業發展?
針對園區治安特點,建立“四方聯動”機制,整合管委會、物業、企業技術部門資源,在重點區域布設智能感知設備,優化“1+1+N”警力配置,實現全天候防控。為應對經濟犯罪風險,聯合市場監管、金融機構成立“反詐聯盟”,通過案例培訓和演練提升防范意識。駐園警務站還創新“法治體檢”服務,定期為企業排查法律風險。這些舉措融合科技與人力,體現了源頭治理、風險防控的“管得住”。
海南生態軟件園數字監控指揮中心。許爾生 攝
園區某科技公司經理介紹道:“他們定期來公司開展反詐宣傳,手把手教員工安裝反詐APP,上個月還專門增設了智能報警裝置,遇到突發情況能夠一鍵報警。”駐園警務站還創新推出“法治體檢”服務,定期為企業排查合同糾紛、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法律風險。在化解矛盾方面,“圓桌調解”“飯堂警務”等柔性模式應運而生,聯合司法調解員和企業管理人員,將糾紛化解在萌芽。“我們建立了‘企業需求清單’制度,對收集到的問題實行首診負責制。”民警一邊巡邏檢查著新安裝的安防設備一邊說。
“民警的服務既有速度又有溫度,從網絡安全培訓到員工戶籍辦理,從停車場秩序整治到產權保護指導,真正做到了‘事事有回應’?”園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種‘想到企業前面’的服務理念,讓我們真切感受到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也是吸引人才落戶的核心競爭力。”這種快速響應、柔性化解的方式,在有效“管理”風險的同時,最大程度減少了對企業正常經營的干擾,是“管放結合”的智慧體現。
從企業落地時的政策咨詢,到日常運營中的安全保障,從創新成果的法律護航到員工生活的民生服務……澄邁公安以智慧警務升級、跨部門聯動機制完善為抓手,加速推進警務工作現代化轉型。從園區智能防控體系構建到涉企糾紛高效化解,從高頻服務事項“一站通辦”到重大案件精準攻堅。
在距離封關運作的關鍵時期,澄邁公安正以“管得住”的硬措施和“放得開”的環境,用戰斗力提升的實際成效護航海南自由貿易港封關運作,以實干擔當繪就數字經濟園區平安與繁榮共生共興的新圖景,讓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讓創新的活力充分涌流。(來源:澄邁警方)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