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島封關運作是更高水平開放的起點
——專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
隆國強接受《自貿港“大家”談》欄目組專訪。
開欄的話
立時代潮頭,享開放先機。經黨中央批準,海南自由貿易港全島封關運作將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啟動。8月8日,《自貿港“大家”談》大型訪談節目正式開啟,與權威大咖面對面對話,共同解讀全島封關,暢談機遇利好。
支持海南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改革開放重大舉措。2020年6月,黨中央、國務院正式發布《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五年多來,海南自貿港在開放力度、產業升級、營商環境等方面取得了哪些突破?全島封關運作的政策設計有何深意?未來又將如何打造成為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帶著這些問題,《自貿港“大家”談》欄目組近日專訪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黨組成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隆國強。他表示,海南自貿港建設已進入成型起勢、即將全島封關運作的新階段,全島封關運作不是終點,而是更高水平開放的起點。
海南自貿港建設進入新階段
記者:《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印發以來,海南自貿港建設取得了哪些變化和成效?
隆國強:根據《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負責對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全過程進行評估。五年多來,海南自貿港建設取得良好進展,已進入成型起勢、即將全島封關運作的新階段。
開放力度越來越大。經濟外向度穩步提升。五年來,176個國家和地區在瓊投資。海南實際使用外資1025億元,年均增長14.6%。新設外資企業8098家,年均增長43.7%,增長速度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境外直接投資97.8億美元,年均增長97%。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年均分別增長31.3%和32.3%。免簽政策全國最優,共85個國家可免簽入境海南。
產業體系越來越優。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熱帶特色高效農業這四大主導產業在整個經濟中的占比,5年提高13.7個百分點,占全省GDP比重達到67%。南繁種業產值突破180億元,這對國家的農業現代化、種業自立自強作出了重要貢獻。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3.9%,全國首個商業航天發射場成功建成,并具備高密度、多型號發射能力。
發展環境越來越好。國家專門出臺海南自由貿易港法,通過法律的形式給國內外投資者以穩定預期。海南省委、省政府及基層政府,做了大量工作改善營商環境,成立了全國首個營商環境建設廳,建立了一站式國際商事糾紛多元解決機制,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很多常去海南的人都能感覺到,五年來,海南的營商環境因為建設自貿港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記者:在當前形勢下,黨中央決定海南實施全島封關運作的考慮是什么?
隆國強:在目前形勢嚴峻復雜的國際背景下,海南自由貿易港實施全島封關運作具有重要意義,向全世界展示我國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開放的決心和信心。
首先,這是旗幟鮮明反對保護主義,支持和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重大舉措。用實際行動向世界表明,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中國擴大高水平開放的決心不會變,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
其次,這是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的戰略選擇。在海南島這樣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充分試驗高水平的開放舉措,加快建立與國際接軌并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開放型制度體系。
同時,這也是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時代需要。海南始終肩負著“試驗田”的使命,通過以高水平開放倒逼深層次改革,以深層次改革促進高質量發展,助推全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斷走向深入。
記者: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政策制度體系設計是怎么樣的?
隆國強:按照“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制度體系”的要求,中央各部門結合海南發展實際,制定了現階段的封關政策措施,有四個方面考慮:
一是實施更加開放的貨物“零關稅”政策。“一線”進口的“零關稅”商品稅目比例將從21%提高至74%,在島內享惠主體之間可以免進口稅收流通,加工增值達到30%銷往內地的可免收關稅。
二是實施更加寬松的貿易管理措施。在“一線”進口方向,對全國現有的部分禁止、限制類進口貨物作出開放性安排。
三是實施更加便利的通行措施。在島內有8個對外開放口岸,對于符合進口條件的貨物,經過這8個口岸進入海南,海關是徑予放行;設置運行海口新海港、海口南港等10個“二線口岸”,對進入內地的貨物創新采取多種便捷通行舉措。
四是實施更加高效精準的監管模式。對“零關稅”貨物、放寬貿易管理措施貨物等實行低干預、高效率的精準監管,保障各項開放政策平穩落地。
建設海南自貿港還需要更開放的舉措
記者:打造成為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是黨中央賦予海南自貿港的重大使命,未來還需要哪些更加開放的舉措?
隆國強:全島封關運作是海南自貿港建設過程中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標志性工作,但是建設海南自貿港還有大量的工作需要進一步推進。
加快構建自由進出、安全便利的貿易管理制度。一方面,要進一步擴大“零關稅”商品范圍,推動貨物貿易做強做大。另一方面,適應服務貿易發展要求,要加快旅游、教育、醫療等服務業領域開放,切實做到“既準入又準營”。
著力打造公開、透明、可預期的投資環境。進一步放寬外商投資準入,出臺新一批放寬市場準入特別措施,深入實施承諾即入制改革,加快建立以過程監管為重點的投資便利制度。
逐步建立與開放發展相適應的金融政策制度。健全完善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體系,進一步豐富賬戶功能和應用場景。有序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積極開展跨境資產管理業務等試點探索。
實施更加便利的出入境管理政策。進一步放寬人員自由進出限制。實施更加寬松的商務人員臨時出入境政策、便利的工作簽證政策,進一步完善居留制度。
建立更加自由開放的航運制度。加快“中國洋浦港”船籍港建設,持續優化船舶檢驗管理政策,提升航運服務能級。進一步放寬空域管制和航權限制,積極推進開放第七航權。
構建高效便捷安全的數據跨境流動機制。推動有序擴大通信資源和業務開放,調整完善數據出境管理負面清單,加快推進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和跨境海底光纜建設,積極培育發展數字經濟。
海南要以全島封關運作為契機,積極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見效,持續完善自貿港政策制度體系,穩步推進制度型開放,努力打造成為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
海南自貿港不是“境內關外”
記者:對于海南自貿港封關之后的發展方向,出現一些不同的理解,比如,認為海南自貿港封關后就屬于“境內關外”。您認為應該如何理解自貿港的特殊性?
隆國強:海南自由貿易港不是“境內關外”。《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海南自由貿易港法等中央文件、法律法規中明確,海南自貿港是海關監管特殊區域,不是不管區域。封關運作后,海南自由貿易港仍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關境內的一部分,貨物、物品、交通運輸工具在“一線”進出境、貨物經“二線”進入內地管理方面仍適用關稅法、海關法等相關法律,并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的監督管理。海關總署指導海口海關打造海南自由貿易港海關智慧監管平臺,在“一線”“二線”和島內對海關監管貨物實施精準高效監管,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特色產業發展。(文字整理/梁君窮)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