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出海通道越來越多 外貿成色越來越新 前7個月我省進出口總值增長近三成
武漢海關關員保障“中吉烏”鐵公聯運中亞班列開行。 (湖北日報通訊員 陳寬衛 攝)
一條條新增的出海通道,生動詮釋湖北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一串串不斷向上躍升的數據,見證湖北外貿驕人的業績。8月11日從武漢海關獲悉,今年前7個月,湖北省進出口總值4771.8億元,同比增長(下同)28.7%。其中,出口3427.9億元,增長37.9%;進口1343.9億元,增長10%。
8月6日,一批“汽車成套散件”搭乘中歐班列從香爐山站鐵路專用線發出,標志著香爐山站正式成為省內繼吳家山站之后的第二大中歐班列始發站,武漢陽邏港鐵水聯運再添一條“黃金通道”。
7月16日,首趟“中吉烏”鐵公多式聯運國際班列從武漢吳家山中心站始發,打開了湖北貨物進入亞歐大陸的物流新通道。該班列經鐵路至新疆喀什轉公路運輸,由伊爾克什坦口岸出境,抵達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
一條條新通道,生動詮釋湖北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東盟、歐盟為湖北第一、第二大貿易伙伴,湖北對其進出口分別為1069.2億元、604.6億元,均增長四成多。同一增速區間的還有非洲、中東。同期,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2620.9億元,增長超三成。
民營企業是拉動增長的主要引擎。民營企業進出口3407.5億元,增長超三成,占比超七成,拉動同期湖北進出口整體增長22.6個百分點。國有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增速均超兩位數。
花湖國際機場的“引流量”堪稱世界級。隨著國際貨運飛機密集起降,鄂州外貿增速穩居各市州首位。今年前7個月,鄂州進出口212.3億元,增長3.2倍。占湖北外貿大半壁江山的武漢市,進出口額達2554.5億元,增長兩成。同期,黃石、宜昌分別進出口449.7億元、324.4億元。
外貿成色越來越“新”。湖北出口機電產品1730.4億元,占同期湖北出口總值的五成多。其中,與新質生產力密切相關的高端裝備出口141.2億元,增長近七成;電動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光伏產品等“新三樣”產品出口131.5億元,增長超兩成。湖北進口高新技術產品432.4億元,占同期湖北進口總值的逾三成,較去年同期提升1.8個百分點。(記者張愛虎、通訊員肖世青)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