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際貨郵吞吐量同比增長138%,拉動全省外貿增長6.1% 花湖國際機場讓全球生鮮飛入萬家

10月2日晚,多架國際航班落地花湖國際機場。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鵬 攝)

10月2日晚,隨著“鄂州—西班牙薩拉戈薩”國際貨運航線開通,花湖國際機場已累計開通貨運航線109條。其中,國際貨運航線48條,構建起輻射亞洲、連接歐美、通達非洲的全球航空貨運網絡。

“貨到花湖快!”作為全球第四個、亞洲首個專業貨運樞紐機場,花湖國際機場正釋放其超級運力,鏈動全球,推動臨空經濟加速聚集。

從挪威深海飛上百姓餐桌

“剛到的三文魚,快來!”10月4日10時52分,從挪威飛來的B763全貨機平穩落地。海里家里鄂州店老板衛國鋒趕往機場,提取了6條新鮮三文魚。

28歲的衛國鋒是襄陽人。今年4月,他帶著妻子到鄂州創業,正是看中了花湖國際機場帶來的物流優勢。

從挪威深海到鄂州餐桌,空中航程約8000公里。一條三文魚的“跨洋之旅”,見證了花湖國際機場從“物流通道”邁向“經濟樞紐”的變遷。

截至目前,機場已構建起連接17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49個國際節點城市的空中大通道。

“過去,花湖國際機場更多承擔貨物中轉功能;如今,這里已成為帶動產業落地、消費升級和區域開放的強力引擎!倍踔菔邪l改委主任劉揚波說。

數據印證了這一變化:今年以來,通過花湖國際機場進口的三文魚、波士頓龍蝦、榴蓮、青蟹等生鮮產品總量突破1.4萬噸,同比分別增長753.0%、488.7%、383.7%和442.9%。

從空中走廊成為開放門戶

2024年,花湖國際機場完成貨郵吞吐量102.5萬噸,增速高達316%,居全國首位。更令人振奮的是,機場直接拉動鄂州市GDP增長1.1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增長2.4個百分點,對全省外貿增長貢獻度達23.7%。

數字背后,是花湖國際機場作為國家重大生產力布局的戰略價值日益凸顯。2023年,鄂州攜手武漢獲批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花湖國際機場正式成為湖北對外開放的“空中出?凇。

目前,保稅物流中心(B型)、全國首創的藥品進口“跨域口岸”,以及進境水果、冰鮮水產品等五類指定監管場地均已投入使用,機場實行“7×24小時”通關和“機坪直提直裝”,通關效率全國領先。

智慧口岸建設也在加速推進。鄂州市臨空經濟區對外開放專班負責人趙麒皓介紹,鄂州花湖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平臺已實現航班查詢、出口運單全程追蹤、集貨補貼申報等功能,并與省“單一窗口”互認互通,1198家企業可“一網通辦”。

站在機場北望,燕磯長江大橋主橋墩高聳入云。橋下,三江港、燕磯港船舶有序進出;鄂州北站裝卸作業繁忙,鄂州站城際列車穿梭不息;武鄂高速、大廣高速車流如織……以花湖國際機場為核心,“水陸空鐵”無縫銜接的集疏運體系正在加速成形。

花湖國際機場樞紐發展部副總經理何飛介紹,今年1—9月,花湖國際機場完成貨郵吞吐量超108萬噸,同比增長58%;其中國際貨郵吞吐量超36萬噸,同比猛增138%,拉動全省外貿增長6.1個百分點。貨運航班量達到2.76萬架次,僅次于香港機場、上海浦東機場、深圳寶安機場,位列全國第四。

蝶變高端臨空產業生態圈

10月5日,鄂州跨境電商產業園選品中心二樓,一名外籍主播正通過TikTok平臺向全球消費者推介Cosplay手辦。

今年4月底,依托花湖國際機場的超級運力,中國(鄂州)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產業園快速獲批并投入運營。短短五個月,吸引約300家企業注冊,70多家企業進駐,實現貿易額22.1億元。

為滿足業務快速增長需要,花湖國際機場基礎設施能級持續提升。3月,南區國際2號貨站投入運營,實現貨物“一站式”高效通關;6月,智慧公共國際貨站項目開工,預計到2026年初,機場總貨郵吞吐保障能力將躍升至170萬噸。

8月15日,東航物流華中生鮮港/醫藥島項目破土動工,年底將建成年產2萬噸的三文魚加工廠。中康眾盛智慧健康科技園、華中區域應急物資供應鏈與集配中心等重點項目加快建設,新科宇航航空維修與改裝、度邊電子精密制造等項目已投產運營。順豐成立鄂州供應鏈公司,將蘋果、卡爾蔡司等40余家企業的倉配一體化業務吸引至鄂州。

3年來,225個億元以上產業項目在機場周邊落地生根。從半導體到智慧健康,從航空維修到納米科技,以鄂州花湖國際機場為圓心,武漢都市圈高端臨空產業生態圈正加速形成。(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鵬 通訊員 畢夏夏 劉小進 王星予)

編輯:左洋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