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2025武漢網球公開賽在光谷國際網球中心開幕。(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薛婷 攝)
10月6日,世界網壇目光聚焦中國武漢光谷國際網球中心——在華燈璀璨的旋風球場,作為WTA1000級年度收官賽事,2025東風·嵐圖汽車武漢網球公開賽盛大開幕;在武網嘉年華主舞臺,2025武漢體育金秋消費季同期熱門開幕。
隨著10月4日武網資格賽的揮拍,薩巴倫卡、斯瓦泰克等眾多球星輪番上陣參與各種推廣活動,全國的粉絲帶著各類禮物趕往武漢為偶像打CALL,一時間,武網的熱度不僅從球場蔓延至全城,相關球星的新聞也霸屏各大網絡,賽事與營銷共同火爆的超大場面,為全國的賽事經濟“打了一個樣兒”。
球迷狂歡
現場體驗與消費熱情齊飛
“世界第一,全世界最優秀的運動員,就在我前面不到十米!”在薩巴倫卡的球迷見面會上,一位球迷給朋友打電話時的興奮聲音,隔著老遠都能聽見。
舞臺上,武網“三冠王”薩巴倫卡一臉享受,一會抱起球迷的寵物狗耍寶,一會和球迷合影扮鬼臉。她還穿上全套“虎妞”裝扮跳起熱舞,套上圍裙炒出人生第一碗蛋炒飯……
這一切,讓臺下的杭州游客陳先生一家樂不可支:“世界頂級運動員,既沒架子,又放得開,這可是很難看到的名場面。”他們原本只是借雙節假期到武漢旅游,一時起意來看看武網,沒想到場外活動如此豐富精彩。
在武網嘉年華現場,想見到心儀的球星皆屬平常事。這邊是中國選手袁悅為球迷簽名,那邊是俄羅斯選手安德列娃現場簽售。在參賽選手的帶動下,嘉年華始終有亮點,時時有新意。球迷們流連忘返,消費欲望強烈。
美食攤位前人潮涌動,球拍、球鞋等專賣店同樣顧客盈門。武昌球迷謝先生逛餓了,買了個漢堡,結果發現沒用消費券,“這個虧不能吃,再買一個”。
流量拉動生意,無論是品牌贊助商還是參展商家,都笑開了花。6日晚,主球場王欣瑜與內島萌夏的比賽尚未結束,場內看臺邊供觀眾購買的食物和飲料早已銷售一空。
球員點贊
國際范兒與武漢風情共舞
在武網正賽開打之前,參加推廣活動的球員和球迷頻頻互動,雙方都樂在其中。
“哇噢,這還有點意思!”“啊哈,我還是第一回玩這個!”武網舞臺上,國際頂級球星暫時放下壓力,認真參與每一次互動。
“炒雞蛋飯挺有意思,我玩得非常開心。也許我要在中國買一些大米,拿回去做蛋炒飯。明年再來時肯定比今天炒得更好!”薩巴倫卡當完“炒皇”,還有些意猶未盡。
第二天,她又出現在某簽約品牌門店,再次享受和球迷共處的難得時光。“不愧是國際巨星,真夠職業的。”一位志愿者感慨道。
對參賽的明星球員及團隊成員來說,體驗武漢的城市生活是全新的感受。
“第一天就看到無人駕駛汽車,這讓我們非常驚訝。在馬德里,我們都沒有這類高科技產品,這簡直就像是科幻小說所描繪的場景。”西班牙球員博薩斯-馬內羅的團隊經理阿帕里西奧震撼無比。
忙于訓練備戰的高芙現在左右為難,“我每天都是兩點一線,沒多少時間逛逛這座城市。這讓我有點矛盾,我當然希望能打到決賽,但我又希望有更多時間去探索這座城市。”
“老武漢”薩巴倫卡盯上賽場邊的二妃山,“山上開滿了花,許多市民在那里游玩,看起來棒極了。這么近的好去處我以前都沒發現,好想去拍個照啊!”
支點效應
超級IP與經濟效益兼得
本屆武網聯動“十一”黃金周10多項體育賽事活動,在全市體育場館、文旅景區、商業綜合體,組織開展“樂網”“樂購”“樂賞”“樂動”“樂享”五大系列武漢體育金秋消費季活動,發放1000萬元武漢體育消費券,覆蓋多元運動與消費場景,掀起新一輪體育消費熱潮。
武網尚未正式開幕,但某網球品牌商家已掙得盆滿缽滿:“每天保底幾萬元的銷售額,甚至晚上十一點最后一場比賽散場時仍然有生意。來的客人不僅有武漢的,還有荊州、宜昌等地的,外省顧客也不少。感覺這幾年,湖北的賽事經濟開始飛起來了。”
球員、球迷和品牌商皆大歡喜的背后,不僅有武網賽事組委會的悉心組織和籌劃,更有湖北加快支點建設帶來的能量加持。
近年來,武漢始終堅持“體育搭臺,經濟唱戲”的實踐路徑,著力放大“賽事+”效應,使武網成為拉動消費、賦能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自2014年創辦以來,武漢網球公開賽歷經十余載耕耘,已從一項新興國際賽事穩步成長為WTA1000級別標桿賽事。”武漢市體育局副局長洪旭艷介紹。
2024年,武漢市體育消費總規模達532億元,體育服務業營收增速達39%,體育產業成為城市經濟發展新引擎。而2024年武網票房達2500萬余元,累計入場觀眾超18萬人次,其中外地觀眾占比44.1%,直接和間接帶動消費超8億元,成為中部地區最為耀眼的一顆體育明珠。
武網賽事經濟的飛速成長,離不開賽事組委會所堅持的“球員至上,球迷至上”的辦賽宗旨,當賽事、球迷與城市產生共生共榮的強大效應,這場國際賽事與城市脈動的同頻共振,正在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的偉業,奏響更加鏗鏘的體育強音。(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郭曉明 實習生 魏瀾天)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