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護區轄區內的村民魚塘中,發現一只頭部帶尖銳羽冠、外形奇異的禽類。”10月1日國慶當天17時許,湖南八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接到村民報告。該村民稱,此前一日已有其他村民見過這只鳥,它連續兩日在魚塘周邊徘徊,疑似受傷。
接到報告后,保護區管理站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用捕鳥網小心捕獲這只“怪鳥”,隨即帶回保護區救助站開展全身細致檢查,最終確認其無任何受傷痕跡。
經桂東八面山保護區救助站檢查后的健康海南鳽(雄鳥)(黃小易 攝)
經湖南省鳥類動物專家鑒定,這只禽類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海南鳽(雄鳥),專家分析其現身魚塘的目的應為覓食。為最大程度減少人為干擾,在確認這只珍禽健康狀況無礙后,工作人員當日便將其放歸野外。
海南鳽又名海南虎斑鳽、白耳夜鷺,隸屬鵜形目鷺科,是中國特有鳥類,無亞種分化。目前全球范圍內,其確切發現及采集地點僅35處,且分布零散,是全球記錄次數最少的鳥類之一,因此被稱為“世界上最神秘的鳥”,野外成年個體種群數量不足1000只。
從保護級別來看,2016年海南鳽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瀕(EN);2021年,它同時被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納入《世界瀕危鳥類紅皮書》(屬全球30種最瀕危鳥類之一),并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鳥類。
管理局工作人員放生海南鳽(黃小易 攝)
習性上,海南鳽對生存環境要求嚴苛,主要棲息于高山密林中的山溝河谷,屬典型夜行性鳥類,日常單獨覓食、極少集群活動,且生性怕生、極少鳴叫,食物以小魚、蛙類、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主,不攝食植物性食物。其繁殖期為每年3月至7月,實行“一夫一妻制”。此次海南鳽現身八面山,直觀印證了保護區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也彰顯出當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顯著成效。(來源:桂東縣委宣傳部)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