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之交,驅車行駛在大連市普蘭店區鐵西街道快二線,平整寬闊的柏油馬路延伸向遠方,公路兩旁綠樹成蔭、繁花似錦,與錯落有致的村莊、生機勃勃的田園相互映襯,“一路一特色,一路一風景”的美麗畫卷徐徐展開。
快二線東起快馬場社區,西至二道嶺社區,全長12.24公里,途經4個社區、7個自然屯,連接國道黑大線和省道蓋亮線,是我省首個鄉村級公路“品質工程”。近年來,快二線為沿線社區、村屯的40余棟櫻桃大棚、660余棟蔬菜大棚、1100余畝其他經濟作物以及工業企業的商品流通創造了便利運輸條件,周邊休閑采摘游也被帶動起來。
“路修好后,大車能直接開進農場,一些大商戶主動上門來收果和菜。現在農場的效益比之前高不少,就連在這打工的村民收入都比頭幾年多多了。”當地的農場負責人陳媛媛說。
放眼全省,一條條美麗農村路在綠水青山之間架起振興橋梁,改變著遼寧的座座村莊、片片鄉土,讓農村更美、農民更富。8月18日,省交通運輸事業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按照國家部署、我省要求,各地聚焦農村公路品質高、網絡暢、服務優、路域美的發展目標,累計創建美麗農村路5000公里,實現了每個縣都建成兩條以上、每個示范鄉鎮都建成一條美麗農村路的任務目標,引領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水平不斷提高,有效助力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和美麗鄉村建設。其中,普蘭店區快二線獲評交通運輸部2023年“十大最美農村路”稱號,撫順縣撫金線、莊河市崔桂線獲評中國公路學會“全國美麗鄉村路”稱號。
因地制宜是我省美麗農村路建設的關鍵原則。全省各地立足本地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注重與自然環境協調一致,結合公路沿線地形地貌、自然環境、地域特征,在符合相關技術標準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科學合理確定工程方案,不盲目追求高規格、高標準,而是兼顧后期管養的低成本和持續性。
我省在美麗農村路建設中,注重突出路域優美、鄉風濃郁。各地對沿線景觀較好路段,避免采取喬木綠化,而以“引景”的手法將優美景觀呈現于公路兩側。同時,采取不拘一格的形式,多樣化實施路田分家、路宅分家,穿村路段通過鋪設草坪磚、種植綠籬、設置柵欄等鄉村元素實現路宅分家;穿田路段利用綠化、邊溝、防護設施等實現路田分家,達到了整潔有序的景觀效果。
路通百業興,我省注重利用農村公路有效盤活農村地區資源,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活力。各地根據群眾出行和農村經濟發展需求,同步完善美麗農村路使用和服務功能,注重與鄉村旅游景區、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等產業開發融合,同步完善公路綠道、步道、自行車專用道等慢行交通體系。同時,結合道路功能定位及運營需求,充分利用道路沿線現有的公路場站、加油站、旅游集散中心、公路沿線邊角地等進行建設和功能拓展,不盲目追求規模、豪華,合理設置觀景臺、停車場、服務驛站等服務設施,滿足停車、休憩、觀景需求,完善美麗農村路服務體系。(遼寧日報記者 董翰博)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