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尚志與日軍作戰百余場,令敵人聞風喪膽;趙一曼為掩護部隊突圍被俘,受盡酷刑寧死不屈……”10月3日,在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小火炬”志愿服務隊的孩子們在人群中格外亮眼,他們身著迷彩服、手持小紅旗,繪聲繪色地講述著英雄故事。
假期,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迎來大量游客,大家從四面八方匯聚到這里,緬懷崢嶸歲月,追憶革命先輩。博物館通過專題講解、實景演出、互動體驗、志愿服務等多種形式,把英雄城市的英雄故事講給更多人。
步入展廳,大家開啟以抗戰起點、抗戰宣言、抗戰足跡、正義審判等歷史脈絡為主線的沈陽抗戰記憶之旅。生銹的鋼槍、發黃的照片、詳細的文獻,似乎在無聲地講述著那段歷史,讓人仿佛置身于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1931年流亡師生與現代學生“隔空”相遇。上午10時,沉浸式情景演出《不朽的抗戰》在主展廳上演,流亡路上的期盼與明亮教室的現實,兩代人的精神碰撞深深打動著觀眾。孩子們“珍惜當下、立志報國”的誓言,更是引發強烈的情感共鳴,令人熱淚盈眶。
《正義審判——新中國審判日本戰犯史實特展》、沉浸式話劇《在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候之怒吼》同樣震撼。講解員王浩涵說:“結合展覽和相關表演,我們為觀眾詳細講述抗戰歷史背景、英雄故事,讓紅色教育更具感染力、更入人心。”
公益講解、黨員先鋒崗、老年人綠色通道、醫療救助站、熱水供應站,博物館氣氛莊重、熱烈,又洋溢著溫馨暖意。東北育才學校丁香湖小學五年級的小小講解員李浛嘉在義務宣講實踐中傳承紅色基因,她說:“勿忘國恥,吾輩自強。作為新一代少先隊員,我會努力成為更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讓我們拍張合影吧!”在殘歷碑前,遼寧大學的路峰和室友說著。鏡頭中,他們風華正茂、朝氣蓬勃,滿是對美好未來的憧憬。不久后,他們將各赴前程,而這座英雄城市的抗戰精神、英雄故事,也將傳到更遠的地方。(遼寧日報記者 陶陽)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