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沂市羅莊法院盛莊人民法庭立足轄區金融商貿活躍、產業集群密集的特點,構建“行業自治+專業調解+司法保障”三鏈融合多元解紛體系,助推行業治理,實現訴訟增量、解紛周期、訴訟成本“三下降”。
拓寬廣度,構建行業解紛機制
一是立體化覆蓋重點領域。區政府牽頭打造“商事調解聯盟”,下設金融調解中心、涉企矛盾化解中心、商會商事調解等6個調解組織,覆蓋金融保險、物流運輸、汽車消費等9個重點行業,法庭進駐功能區設立巡回審判庭。支持汽車消費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建設,強化協同解紛,及時司法確認,2024年轄區汽車消費糾紛調解成功率91.8%,訴訟案件同比下降50%。二是專業化提升調解質效。邀請金融法務、汽車工程師、保險理賠師等42名專業人員組建“產業智囊團”,吸納128名社區網格員擔任金融糾紛調解員,法庭組織業務培訓,開展個案指導,助力調解員能力提升。2024年調解員人均辦案量提高40%,調解成功率63%。三是信息化支撐前端解紛。通過法院訴訟平臺統計行業糾紛成訟情況,及時研判預警,定期向市場監管部門、金融機構通報。搭建“和潤云橋”在線調解平臺,支持視頻調解、電子簽約。2024年預警提示高風險企業48家,先行調解金融糾紛136件。
挖掘深度,細化層級分類解紛
一是三級分類分級處置。法庭參考金融機構依據客戶違約程度作出的違約糾紛分級,進行梯次化解。對于首次違約、輕微違約情形,鼓勵當事人選擇“調解+賦強公證”“調解+司法確認”快捷解紛;對于嚴重違約情形,依金融機構申請依法采取保全措施,充分保障勝訴權益。二是多元銜接閉環解紛。聯合相關部門在汽車園區推行“市場監管先行調解—行業協會專業調解—司法確認終局保障”解紛機制。2024年指導化解213件汽車消費糾紛。三是信用激勵源頭治理。開展“金融生態修復計劃”,為32家主動履行法律義務的企業開具《自動履行結案證明》,打通企業融資的“信用修復”通道。建議金融機構開展“誠信履行激勵”,銀行對在先行調解中主動履行本金給付義務的某房產集團給予利率優惠,帶動17家企業達成還款計劃。
延展維度,深化協同共治格局
一是靠前預警提出建議。整合12368訴訟熱線和法院審理案件數據,繪制“行業糾紛風險熱力圖”,每季度發布風險研判報告。針對商鋪租賃押金退還、購車定金糾紛等7類風險,指導修訂4類合同范本。針對保險定損爭議發出司法建議,助力優化理賠流程,時效提升40%。二是聯席會商提升效率。與區金融辦、市場監管、行業協會等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每季度梳理易發糾紛,通報典型案例,實現協同解紛。三是普法宣傳凝聚共識。編制《商事合同風險防范指引》《二手車買賣法律糾紛建議》,開展“送法進百企”活動。2024年在物流園區、汽車超市等舉辦巡回審判、模擬調解、法律培訓20場次,覆蓋企業負責人、從業者800余人次。(來源:臨沂市羅莊區委宣傳部)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