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區金澤鎮,游客在有著“魔都小亞馬遜”之稱的岑卜村劃著槳板、皮劃艇游覽。 受訪方供圖

市民游客在夕陽下的“小葑漾”湖蕩體驗槳板之樂。 受訪方供圖

崇明區陳家鎮瀛東村瓦舍營地推出“夜劃”活動。

水上馬拉松,你聽說過嗎?

今夏,長三角皮劃艇水上馬拉松賽將在崇明舉行,參賽選手從城橋鎮的老滧河出發,沿水路劃21.1公里,抵達廟鎮的M515文創產業園。而在青浦,“槳下江南”水上馬拉松賽已舉辦多年,路線穿越金澤古鎮、元蕩湖、淀山湖,每年都吸引數百名槳類運動愛好者參加。

水上馬拉松,只是上海河湖水面熱鬧程度的一個縮影。留心一下就會發現,上海越來越多河面、湖面、公園水面上,活躍著槳板、皮劃艇等水上運動愛好者。蓬勃興起的水上運動正不斷促進上海“文旅商體展”深度融合,激發水域活力和魅力。同時,“水上經濟”也悄然成為服務消費的新場景。

打開運動健身新空間

全市河湖面積共近657平方公里,哪怕只有一成被開發利用起來,也將為上海“文旅商體展”的融合打開一片新空間

夏天的上海,借助一塊小板、一葉小艇,人們在水面上解鎖文旅體“新姿勢”。

崇明區陳家鎮,瀛東村皮劃艇碼頭,一波波團建隊伍集結完畢,五顏六色的槳板與夕陽交相輝映,大家在寬闊的水面上愜意劃行。7月12日,一場市民槳板大賽在崇明舉辦,男女老少劃著槳板穿梭競逐,樂此不疲。

在青浦,“魔都小亞馬遜”金澤鎮岑卜村吸引了10家水上運動俱樂部,早已成為槳板、皮劃艇愛好者聚集地。“村里水系交錯、植被繁茂,仿佛神秘的雨林世界,水上運動是村里的特色文旅品牌。”岑卜村黨總支書記倪芳芳告訴記者。

水上運動不只在郊區火爆。在上海中心城區,水上運動的新空間、新活動、新賽事,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一條蘇州河,早已成為水上運動發燒友的“新賽道”。今年剛入夏,2025蘇河灣上海槳板公開賽就在蘇州河靜安段舉行,400余位選手揮槳逐浪,感受靜安蘇河灣之美。7月11日至13日,上海之夏2025“半馬蘇河”上海賽艇城市精英賽在普陀區蘇州河水上運動中心開賽,運動活力與都市魅力完美融合。

在楊浦,新江灣城的部分水面被槳板皮劃艇愛好者“解鎖”,一條經典的“水域漫游亞馬遜4.2千米”路線被開發出來,人們可一邊劃行一邊欣賞新江灣城文化體育公園的美麗景色,偷得浮生半日閑。

炎炎夏日,玩水消暑,人之常情。不過,上海河湖水面熱鬧的原因,卻不僅是“消暑納涼”這么簡單。水上項目的火爆,代表的是文旅體融合由陸地向水面拓展的新趨勢,在相關產品需求越來越旺盛的背景下,產品供需雙方在“水面”這個新空間實現了對接。

年近40歲的楊慧是醫美行業從業者,業余時間幾乎都用來運動健身。她告訴記者,近年來熱愛運動健身的人越來越多,盡管各類場館不斷新建,但地段好的運動場館仍有越來越擁擠的趨勢。

“有人選擇把運動空間向場館之外的公共區域擴展,比如騎行族。而我一直喜歡水上運動,但沒辦法經常去海邊,于是選擇把運動空間向水面拓展,買了一塊充氣槳板,一到周末就到處‘找水’。”楊慧告訴記者。

有需求就有供給,有人“找水”就有人“供水”。比如,上海崇明以恒水上運動俱樂部負責人劉雄就早早發現了水上運動的商機。“常規的體育運動項目、場地已難以滿足越來越多人的精細化、多元化運動健身需求。數年前我從金融行業下海經商,專門從事水上運動產業。”目前,劉雄的俱樂部在崇明明珠湖水域和廟鎮M515文創產業園邊的南橫引河水域都有項目。

水上運動新空間被開拓,還有一個隱形前提:上海持續多年推進水環境整治成效日益顯現。“槳板等水上運動項目對水質要求極高。這些項目火爆背后的隱藏原因,是上海河湖水質越來越好了。”上海悅圈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添鳴告訴記者。

浦東張家浜,數年前還是一條水面上漂死魚的黑臭河道,近年經過持續整治,已是水清岸綠的景觀河,兩岸開了不少水上運動俱樂部。楊浦緯五河,經過數年系統性修復,自凈能力顯著提升,河邊體育培訓機構數量顯著增加,親子皮劃艇課程經常爆滿。

隨著上海“一江一河”濱水空間貫通工程持續推進,蘇州河從“生產岸線”蝶變為“生活秀帶”。早在2021年,上海賽艇公開賽就回歸蘇州河。

2017年以來,上海啟動新一輪大規模水環境治理,次年就基本消除中小河道黑臭,2020年基本消除Ⅴ類水體。到2026年底,上海將建成100個河湖水體清澈度提升試點。目前,全市共有河道(湖泊)4.5萬條(個),河湖面積共近657平方公里,全市河湖水面率超10%。

這些寶貴的水面,當然不可能全用來開發水上運動。但哪怕只有一成被開發利用起來,也將為上海“文旅商體展”的融合打開一片前景廣闊的新空間。

專設休閑文旅新動線

籌劃設置“水上驛站”,把崇明島自東向西的景點通過水路串聯起來。市民游客可在沿途驛站上岸游覽、拍照賞景

玩槳板、皮劃艇的,到底是哪類人群?記者采訪發現,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不一而足。

有人在板上享受親子之樂。楊添鳴在崇明區陳家鎮瀛東村經營槳板等水上運動項目,一條經典路線是瀛東村東湖環線,劃一圈需20分鐘左右。“暑假期間,大多數散客都是親子家庭一起報名,傍晚劃完一圈,正好到度假村里吃晚飯,孩子食欲都變好了。”

有人在板上遛狗。在崇明漫嶼戶外運動營地,常可見游客帶著心愛的寵物狗共乘一板,劃行時小狗端坐在槳板前端,“毛孩子”在槳板上也能享受清涼時光。

有人在水上享受二人世界。楊慧告訴記者,她去青浦區金澤鎮岑卜村水域和新江灣城濕地水域玩槳板,常看到小情侶坐在槳板上說說笑笑,隨波漂行。

楊添鳴告訴記者,水上運動“可卷可躺”,自由度、延展度很高。以槳板為例,多塊槳板拼起來,就能享受水上瑜伽;帶上魚竿,就能把槳板當水上釣臺,來一場路亞釣;劃窄一些的槳板,可以和伙伴們來一場水上競速;“佛系”一點的,直接漂在水面上,感受“inner peace”(內心平靜)。

水上文旅體項目讓人們有了欣賞景色、體驗生活的新視角。傍晚時分,崇明島西部,光明田原水域熱鬧非凡,市民游客揮動槳葉劈波斬浪。在這里,漫嶼戶外運動營地根據水上運動項目“移步換景”的特點,推出“劃船看夕陽”夏日限定路線。這條水路全長12公里,一路上可欣賞光明田原的千畝花海、生態湖面、公益林區,還可欣賞波光粼粼的明珠湖,最后到水面開闊處欣賞落日余暉。

“我們正在籌劃設置‘水上驛站’,通過水上文旅項目,把崇明島自東向西的景點通過水路串聯起來。今后,市民游客有望從東面的陳家鎮起,一路劃著槳板、皮劃艇到西端的綠華鎮,在沿途驛站上岸游覽、拍照賞景。這樣一來,槳板不再是槳板,而是專屬于一人的‘微型郵輪’。”劉雄表示。

越來越多地方開始意識到這種“文旅新動線”的潛力。比如,《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先行啟動區水上示范區專項規劃(2021—2035年)》中就明確指出,水上活動有潛力有基礎,要“通過重塑水體資源和水域空間的功能價值,激發區域整體發展活力”。崇明區文旅局相關負責人也告訴記者,目前正在考慮為水上路線專設一些文旅體融合的產品以及岸邊景觀小品,提升水上動線的文旅功能。

營造玩水消費新場景

上海越來越多河湖水面正轉化為具有經濟價值的消費場景,人們突破傳統“觀水”模式,轉而尋求深度的“玩水”“樂水”體驗

水上運動,催生了“水上經濟”——多元化的場景、長鏈條的消費以及品質化的需求,都讓“水上經濟”對服務消費的拉動作用不容忽視。

“水上經濟”,聽上去只產生于白天,但已有從業者看到了更深層次的需求,將之往“夜經濟”方向拓展。楊添鳴告訴記者,有不少客人提出,夏天白天陽光太毒,傍晚劃一兩個小時又不盡興,能否開展“夜劃”活動?

“這是一個很棒的點子,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我們正在積極準備。比如,把照明工具內嵌在槳板、皮劃艇中,再給游客配備戶外運動手電筒等裝備,試下來效果很好,夜劃有一種別樣的浪漫。”此外,楊添鳴還在籌備水上市集等新業態,打造更多水上消費場景。

場景消費之外,裝備消費也是大頭。楊慧告訴記者,她買的充氣槳板算是中檔的,再加上水上運動服、墨鏡、救生衣、防水袋、涉水鞋等裝備,一套下來花了4000多元,其中槳板的價格占一半。“一些‘發燒友’買的板子、槳稍微高級些,價格會更高。”根據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中國戶外運動產業發展報告(2023—2024)》,我國沖浪、槳板項目消費人群超過100萬,整體消費規模超過10億元。

另外,“水上經濟”還通過高附加值的水上體驗項目,拉動文旅、住宿、餐飲等產業增長。

倪芳芳告訴記者,最近每到周六,村里游客就會多起來,其中多數是去體驗水上運動項目的。“從最近的統計數據來看,周六一天村里各水上運動俱樂部共要接待900人左右,游客帶動村里民宿、飯店消費,全村各店一天的總營業額可達23萬元左右。”

不久前在崇明舉行的上海市民槳板大賽,共吸引170多人參賽,其中120人系從市區趕往崇明。“這120人中,有30多個家庭是提前一天來的,在崇明住民宿、吃農家菜、買農產品回去,對崇明文旅消費也有帶動作用,這是‘水’帶來經濟價值的直觀體現。”劉雄說。

“一日運動、兩日度假”的新消費模式,正在滬郊興起。比如,崇明明珠湖度假村推出的“水上運動+星空露營”套餐持續火爆,游客白天劃槳板,夜晚住進臨湖帳篷看螢火蟲,客流帶動周邊民宿均價上漲約三成。

在中心城區,“水上經濟”也有明顯的溢出效應。在2025蘇河灣上海槳板公開賽期間,靜安區沿河設置“靜安國際中心水上嘉年華”市集,非遺技藝展示等10余個特色攤位前人頭攢動。賽事期間,鉑爾曼、靜安假日酒店提供參賽專屬優惠,不少參賽選手及家人朋友組團入住,蘇河灣萬象天地等商業綜合體還推出優惠活動,讓參賽者和觀賽者不僅能“賽在靜安”,還能“買在靜安”。

當前,上海越來越多河湖水面正轉化為具有經濟價值的消費場景,人們突破傳統“觀水”模式,轉而尋求深度的“玩水”“樂水”體驗。從“觀景式旅游”到“體驗式消費”,“水上經濟”正不斷激發提振消費的澎湃動能。(記者 茅冠雋)

編輯:沈梅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