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由興業銀行西安分行主辦的首期陜西省綠色金融大講堂在西安落幕。全省30余家金融機構代表匯聚一堂,圍繞“乘興賦秦點綠成金”主題,共探金融賦能綠色發展新路徑。
本次大講堂由陜西省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中國人民銀行陜西省分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陜西監管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陜西監管局、陜西省生態環境廳、陜西省水利廳聯合指導,是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做好陜西綠色金融大文章的具體落實。
作為能源大省,綠色一直是陜西高質量發展的底色。在全省加快構建支撐有力的生態保障體系,系統推進減碳降碳,加快產業結構、能源結構調整和傳統能源轉型、新能源布局,推動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當下,金融機構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主題演講環節,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院長王遙系統梳理了綠色金融頂層設計的總體框架,并結合陜西實際,深入探討了綠色金融支持地方經濟轉型的可行路徑。興業研究王正行、王剛研究員則緊扣區域產業特色,聚焦能源結構優化與綠色轉型難題,分別從煤化工行業的綠色發展前景、煤炭煤電行業轉型策略及光伏產業發展趨勢等方面展開深入分析,為陜西探索綠色金融與產業升級協同發展的新模式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撐和實踐參考。
作為國內較早探索綠色金融的銀行,興業銀行始終堅持將綠色金融戰略融入當地經濟發展格局。西安分行更是通過“總行-分行-支行”三級綠色金融專營體系,單列綠色信貸額度,配置FTP優惠,形成覆蓋清潔能源、生態修復、循環經濟等九大領域的服務圖譜。同時,創新推出“雙碳金融實驗室”,構建“環境權益融資+碳賬戶管理+氣候投融資”三位一體服務模式,聚焦“降碳、減污、擴綠、增長”重點領域,以“融資+融智”并舉的路徑,加快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
興業銀行西安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李俊超表示:“主辦本次大講堂不僅是西安分行的責任,更是扎根三秦、服務陜西綠色發展的一份實干承諾。通過本次大講堂,西安分行向與會金融機構提出練好綠色業務識別基本功、當好傳統產業轉型護航者、做好綠色金融政策的實踐者的倡議。”
以主辦本期綠色金融大講堂為契機,興業銀行西安分行將繼續秉承“寓義于利”的理念,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用金融的力量鋪就綠色技術、綠色產業的成金之路,為陜西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興業力量。(興業銀行西安分行供稿)
(注:此文屬于央廣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