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秦嶺,曾見證周、秦、漢、唐等13個王朝的興衰榮枯。5000多年的文脈傳承,都在秦嶺書寫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7月26日,中國散文學會副秘書長王潔的長篇報告文學《過秦嶺》在第33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發布。作為一部向在秦嶺里生活、工作的“秦嶺人”的禮贊之作,王潔耗時近3年,走訪了秦嶺50多個村子,將30多個人物保護秦嶺的故事娓娓道來,用樸素情懷洞見時代的心靈悸動,譜寫出一首綠色守護者的奏鳴曲。
長篇報告文學《過秦嶺》由陜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已入選2024年中國作協重點作品扶持項目和陜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項目。圍繞秦嶺生態保護這一主題,書中以人物為中心,塑造了秦嶺護林員、保護大熊貓的一家三代、扎根深山的民警、繁育朱鹮的技術人員、金絲猴的守護者、老城文物保護者等三十余組包括干部、群眾、創業者在內的人物群像,展現一代又一代的人們默默保護秦嶺的感人故事。通過細節描寫,體現秦嶺生態保護工作的現代理念,詮釋人物的艱辛歷程、責任與擔當、思考和進步。以“顯微鏡式”的手法,細膩剖析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觀的深刻內涵。
發布會上,陜西人民出版社黨委書記、社長趙小峰介紹,“《過秦嶺》在創作、出版過程中堅持‘三真’原則:真人、真事、真情感。書中的人物,既是生活于此的秦嶺兒女,更是新時代的生態衛士。這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這些真人真事的書寫,既體現了報告文學的情感溫度,又賦予了作品獨特魅力。”他表示,《過秦嶺》為記錄和傳播秦嶺生態保護事業提供了兼具時代性與典型性的文學樣本,也為后續文化 IP開發、研學路線設計、生態旅游推廣提供了珍貴素材。
《美文》雜志主編武梅表示,王潔是近年來成長迅速的一位優秀青年作家,《過秦嶺》是她在報告文學領域奉獻的又一力作,該書通過細膩的筆觸和生動的敘述,描繪了秦嶺的壯麗山川、飛瀑流泉、古木參天,這些自然之景就像一幅幅動人的畫卷,讓人對秦嶺不由得心生向往。“這些故事不僅讓我們對秦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更讓我們對這片土地充滿了敬畏和熱愛,也吸引更多人對于秦嶺生態保護事業的關注。”武梅說。
談及創作初衷和過程,王潔用“命中注定”4字概括。她也現場分享了書中護林員趙蒼虎、繡娘鄭娥、種茶人李連杰等為代表的故事。“橫看成嶺側成峰,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自己的秦嶺。”她說,自己近3年時間的走訪,在素材庫里記錄了189個人物、56個村子,第一稿是30多萬字,經過幾番刪改,最終只呈現了30多個人物。“最重要的是,這本書不是結束,而是開始。希望通過這本書,喚起讀者對秦嶺的關注,有機會真該去秦嶺走走看看,去感悟它的偉大和溫暖。”王潔說。(記者 趙欣 實習生 劉名揚)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