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9時50分,滿載著55個集裝箱光伏組件的中歐班列(西安)從西安國際港站駛出,一路向西經霍爾果斯口岸出境,穿越哈薩克斯坦全境、跨里海,開往阿塞拜疆巴庫,標志著中歐班列(西安)自2013年開行首列以來累計開行突破3萬列,開行總量超過全國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總量的四分之一。西安也成為全國首個中歐班列累計開行量突破30000列的城市。

集裝箱整齊排列(西安浐灞國際港供圖)

“這趟班列是我們能建集團西北設計院首次通過中歐班列將光伏組件運往阿塞拜疆巴庫,未來將有共計4500個集裝箱,100個專列從西安發往阿塞拜疆巴庫。中歐班列(西安)為我國工程總承包企業出海搭建了便捷的國際物流通道,與海運相比,運輸時效由原來的約2個月壓縮至最快11天左右,同時西安自貿港建設運營有限公司為我們提供定制化、門到門的物流服務,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物流成本。”中國能源建設集團西北電力設計院國際工程公司副總經理歐陽冊飛介紹道,項目落地實施以后,每年可以為當地提供15億度的清潔能源,減少碳排放110萬噸,對于阿塞拜疆發展綠色能源、改善電力供應結構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國能建的光伏組件快速運抵阿塞拜疆巴庫,得益于西安積極參與跨里海國際運輸走廊建設,攜手跨里海成員單位持續推進降成本、提效率。如今,跨里海國際運輸走廊班列越開越密,時效由15~23天縮短至11天左右,基本實現“天天班”。截至2025年7月底,跨里海班列累計開行402列,開行量穩步增長。

“我們持續優化班列運輸組織方案,暢通聯動協調機制,實時共享到發、裝卸、轉運等時效信息,提前統籌做好車輛、線路、人員準備,在不斷提升運輸組織效率的基礎上,保障中歐班列(西安)的高效組織。”西安鐵路局西安國際港站副站長杜虎說:“現在,每80分鐘就有一趟班列進出港,日開行頻次達16.9列。”

中歐班列(西安)開行十二年來,班列運行干線由開行之初的1條增加到現在的18條,覆蓋歐亞大陸全境;“+西歐”集結線路拓展到26條,覆蓋國內主要貨源地;西安港與青島、寧波等沿海港口合作開通6條鐵海聯運班列,內陸集結、陸海聯動、全球分撥的現代物流體系加速形成。

西安浐灞國際港聚焦“暢通道、提功能、優服務、拓貿易、聚產業、促交流”,高質量開行中歐班列,著力打造中歐班列經濟圈,中歐班列(西安)服務全國向西開放的“集結”效應不斷顯現,一個更高能級的開放平臺在絲綢之路起點加快形成。

“我們依托中歐班列,以物流帶貿易,以貿易促產業,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實現高質量發展。今天中歐班列(西安)累計開行突破3萬列,開行量、貨運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標連續7年穩居全國第一。建成西安哈薩克斯坦碼頭、哈薩克斯坦西安碼頭,實現了‘樞紐對樞紐’的通道升級。”西安自貿港建設運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樂說:“我們著力打造班列數字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同哈薩克斯坦等國外鐵路公司,實現數據聯通,為企業提供一站式、一票制國際聯運全程服務,報關、制單時間由5—7小時縮短至5分鐘以內。攜手大型金融機構,創新推出‘訂艙貸’、‘信用貸’等金融產品,累計提供融資181億元,成為‘政、銀、企’融合發展的標桿示范。”

位于西安浐灞國際港的陜西康佳智能家電有限公司的智能車間內,平均每20秒就有一臺洗碗機組裝完成。“今年,我們洗碗機的銷售目標是20萬臺,目前訂單已排到10月。”陜西康佳智能家電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釗說,陜康洗碗機今年已出貨的訂單,60%以上都通過中歐班列(西安)銷往海外。

工作人員組裝產品(西安浐灞國際港供圖)

“與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運輸距離不到1公里,我們的產品完成生產后一天內即可裝箱、中轉、通過中歐班列發出,綜合物流成本降低了三分之一,中歐班列(西安)運往歐洲只需15天左右,比陸海聯運節省近一個月時間。”康佳總經理陳釗感慨道,對于企業而言,產品周轉快意味著資金周轉快,有助于企業良性運轉,中歐班列(西安)已經成為支撐企業向好發展的重要因素。截至今年7月31日,康佳洗衣機、洗碗機、冰箱等23.26萬臺白電產品已通過中歐班列(西安)發運了47個專列109個貨柜;截至7月底,陜西康佳產品已出口至21個國家,未來還將出口15個國家,基本覆蓋非洲、亞洲、歐洲、美洲。

依托中歐班列(西安),西安浐灞國際港持續深化港產港貿融合發展。目前園區已聚集大宗批發、跨境電商企業4000余家,帶動大宗商品貿易額突破3000億元。大力發展臨港制造產業,引入中國康佳、德國克諾爾等產業龍頭,區域500強及子公司達到98家,打造產貿聚集協同、創新發展的新引擎。

中歐班列(西安)累計開行突破3萬列是新起點。未來,西安浐灞國際港將按照省市關于中歐班列經濟圈構想,聚焦“物流+貿易+金融+產業+法治+人文”6個方面,加速“國際化”布局,全面推進海外場站建設,實現多點“樞紐對樞紐”的升級;創新“數字化”賦能,實施場站智能化工程,提升裝卸、監管智慧化水平;深化“運貿結合”發展格局,加強與哈鋁、俄歐西以及俄羅斯聯邦商會合作,著力擴大港口貿易規模;加快臨港產業聚集,加速新興產業發展和數字產業布局,促進產業聚集成勢;完善“法治化”保障,依托國際商事法律服務示范區,構建“一站式”糾紛化解平臺,提升班列運行法治保障水平。為陜西西安建設內陸改革開放高地創造新業績、譜寫新篇章。(西安浐灞國際港供稿)

編輯:蘇睿楠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