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9月30日消息(記者張強)近日,由天津工業職業學院牽頭,天津市北辰區實驗小學、天津市北辰區實驗中學、天津市南倉中學共同參與開展的“大手拉小手:大中小學思政課共話中國夢的實踐育人共同體建設”活動,來自四個學段的大中小學生組成的近百人實踐團,在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帶領下,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實踐育人活動,讓學生近距離感受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讓“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的信念在不同年齡學生心中扎根生長,成為跨越學段傳遞夢想的生動注腳。
天津市北辰區實驗小學的李欣、于璟玢、翟洋老師帶領小學生,前往楊連弟烈士紀念館,重溫“登高英雄”楊連弟的紅色故事,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在莊嚴肅穆的烈士像前,大家瞻仰烈士雕像,聆聽思政課老師講述楊連弟烈士的英雄事跡,通過瞻仰文物、故事分享、實踐體驗、成果展示的實踐活動,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楊連弟烈士的感人事跡,讓“奮斗”“擔當”的精神具象化,在他們心中種下“向英雄學習、為國家努力”的種子。此次小學學段的實踐活動,為孩子們打開了認識“中國式現代化”的第一扇門——從英雄的奮斗中感知精神力量,助力“復興種子”以最溫暖的方式萌芽。
來自初中學段的天津市北辰區實驗中學的學生在李祺昆、李梓隆、王新琦老師帶領下,走進北辰區黨群服務中心,開啟了一場以“穿越百年北辰,見證民族復興”為主題的實踐學習之旅。李梓隆老師結合展廳內的工業文物與歷史場景,為同學們講述了北辰乃至我國工業發展初期的艱難歲月;王新琦老師則通過今昔對比,展現了新時代北辰在產業升級、城市發展中的亮眼成就;李祺昆老師與同學們一同回顧了中國航天事業的跨越式發展。此次實踐活動,讓“科技”從課本上的文字變成了學生們可觸、可玩、可探究的體驗,在動手與思考中,同學們不僅理解了科技力量,更立下了“用創新助力復興”的志向。
來自高中學段的天津市南倉中學思政課教師韓萍老師帶領學生在南倉中學校史館開展了“校館弦歌 薪火相傳”實踐育人活動,韓老師為學生生動講解了學校的創辦背景、發展歷史、知名校友等,并開展了“榜樣力量我學習”“創客小挑戰”“我的南倉承諾書”等師生互動活動。此次活動依托校史中的紅色基因與教育實踐,能讓同學們從“學校發展”看“國家變遷”,理解“教育強國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工程”,明確個人成長與國家命運的聯系,樹立“為復興而學”的擔當。
來自天津工業職業學院的田艷寧、于月、穆銀虎、何樹老師帶領學生前往天津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進行“行走的思政課”實踐育人活動,師生們深入企業文化展示館、互聯網運行中心、藝術雕塑園、軋鋼生產車間等,體驗鋼鐵文化,了解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田艷寧、于月老師開展了現場教學,從中國鋼鐵發展史到“手撕鋼”等高性能特殊鋼種樣品的研發,再到見證鋼坯在智能設備下“蛻變”,帶領大學生深入工業一線,將專業知識與產業實際相結合,感知“制造強國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支柱”,樹立“產業報國”的職業理想,堅定民族復興信心。
本次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實踐育人活動是“2025年天津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實踐育人項目”的重要成果,旨在通過不同學段思政課的有機銜接與協同推進,探索大中小學一體化思政課實踐教學經驗,構建起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思政育人鏈條,有效打破了學段壁壘,實現了思政教育的連續性與系統性,切實提升了思政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育人實效,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奠定堅實基礎。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