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0月13日消息(記者 郭彥偉)很多兇險疾病的背后,都有一個共同的源頭——血栓。血栓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任何時間,嚴重威脅著生命健康。肺栓塞是血栓帶來的危險情況之一。究竟什么是肺栓塞?哪些人群需警惕?又該如何預防?恰逢世界血栓日,西安市人民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航天城院區介入醫學中心主任宮衛東給出了答案。

究竟什么是肺栓塞?

宮衛東表示,肺栓塞是由血栓脫落阻塞肺動脈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環和右心功能障礙的疾病。其中,急性肺栓塞是肺栓塞的一種緊急情況,患者會出現面色蒼白、出冷汗、呼吸困難、胸悶、胸痛、咳嗽等癥狀,甚至咯血、暈厥。如果栓子阻塞在肺動脈主干,出現大范圍的急性肺栓塞,患者就可能發生心搏驟停,甚至死亡。

全身的器官循環是相通的,一旦栓子(可能是血栓、脂肪、空氣、羊水等)形成并脫落,進入血液循環后,就可能隨血液流動至全身各處,栓子堵塞的位置就會出現循環障礙,心肺一體,表現最為直接和劇烈。

宮衛東告訴記者,從危險分層看,肺栓塞包括高危、中危和低危,針對不同危險分層,治療方式也不同。低危和中低危病例,主要采取抗凝治療。中高危和高危病例則需要緊急采取肺動脈溶栓或取栓手術治療,術后予以抗凝治療。

哪些人群需警惕肺栓塞?

宮衛東強調,以下四類人群尤其要警惕肺栓塞:

1.肥胖和老年群體,需均衡飲食,特別是要避免高脂飲食以及長時間固定坐臥姿勢。

2.長途旅行者,應有意識地、定時起身活動下肢,避免久坐。

3.長途乘坐交通工具者,可以松開鞋帶或穿拖鞋,減少腳踝壓迫,緩解下肢水腫。

4.靜脈曲張患者,可穿戴加壓彈力襪,長時間站立后應坐下并抬高雙腿,促進下肢血液回流。

如何預防肺栓塞?

1.均衡飲食

建議多吃低脂、高纖維素的食物,如魚蝦、蛋奶、谷類、豆類、果蔬等,遠離油膩、高脂、高糖食物。

2.適量運動

長期久坐不動最容易誘發血栓,走路、慢跑、游泳、騎自行車、打太極拳等,適量的有氧代謝能增強心肺功能,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防止血脂在血管壁堆積,降低血栓形成風險。

3.勤飲水

保證身體水分充足可有效地降低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風險,正確的補水方式是“少量、多次喝溫水”。

編輯:毛靜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